“老葉,還是別治了,別最後腿沒治好,落個人財兩空。”村裡人就是這麼直接。
張德明笑了:“聽到沒有,不是我不借,是你們太蠢。”
被罵蠢的葉建剛夫妻垂頭喪氣地離開。他們遠遠還能聽到張德明和村裡人的說笑聲。
村裡人也沒有進村時的熱情,一個個藉口有事離開,沒離開的也沒有送他們出村的打算。葉建剛能理解他們,知道大家都是怕他開口借錢,直接拒絕他,還不如不給他開口的機會。
他理解歸理解,心情還是不受控制地低落。
劉寡婦是個厚道人,看不慣大家離開。沒錢有沒錢的幫法,借不出大錢,湊幾個小錢也是一份心意。
平時村裡人可沒少麻煩葉家,在葉家歇腳時喝的茶水是不值錢,可也費柴。在鎮上,什麼都要買,柴也一樣要花錢。
這些人遇上事就躲,她一個不相干的人看了都寒心,別說葉建剛夫妻。
劉寡婦拉住張秀梅,讓她去家裡:“別理他們,到我家吃飯再走。我幫不上大忙,但是手裡還有一點錢,先拿去用。”
張秀梅搖頭,來之前葉楚楚有交待,不讓借村裡其他人的錢。他們也不想欠一堆的人情,錢好還,人情債難還。
這個道理葉建剛生病後比誰都明白,他也不願意要孤兒寡母的錢。家裡的錢還能撐一段時間,等真沒錢的時候再另想辦法。
他所謂的另想辦法,還是指著葉楚楚,看她能有什麼來錢的路子。也不知道豆腐生意還能不能做,調查組的人一直也沒個說法,一直拖著也不是事。
劉寡婦的錢還是沒能借出去,不過她的一番好心,葉楚楚已經收到。
她早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本來也沒指望父母能借回錢,讓他們去借錢,不過是想他們知道親戚的真實嘴臉。
不僅僅是鄭冬梅和張德明不錯錢,實際上葉張兩家的親戚,沒來往的不提,年年有走動的親戚,也沒有幾個人借錢。
葉建剛和張秀梅跑了一天,一共借回不到二十塊錢。這個數字對於幾年的醫藥費,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楚楚,怎麼辦?”張秀梅不知不覺間已經把葉楚楚當成主心骨,有什麼都先問她。
葉建剛倒是沒看她,可眼角的餘光也瞄著她。
“媽,你把二十塊錢先記賬上,誰家的錢記清楚,別弄錯,以後還要還錢的。”她停了一下,才繼續說其他安排:“先去醫院給爸治傷,剩下的錢慢慢攢。我明天去調查組問問,看什麼時候才能恢復營業。”
“還有人上門買豆腐嗎?”張秀梅有些擔心,雖然變質豆腐不是他們賣的,可一筆寫不出兩個葉字。很多人知道賣變質豆腐的鄭冬梅是她婆婆後,沒少在她面前說三道四。
葉楚楚完全不擔心這個問題:“我們的豆腐好吃,會有人買的。”她就不信有人能抵得過空間泉水的吸引。她現在敢確定泉水對身體有好處,相信那些得到好處的老顧客已經等不及要吃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