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管家服侍王允四十餘年,聞禍至,喝退王允族中求生者,怒聲說道,“死便死爾!何懼之有?莫壞了王司徒名望!”
李催等聽了微微一愣,只見王老管家從容赴死,臨時前悠自恨聲說道,“賊子,老朽雖死而不悔,你等且殺盡司徒族人!自有表少爺為我等報仇!”言畢被殺,從頭到尾,不曾露出半分懼色。
受老管家感染,便是方才求生那些人也不再言,隨是面露驚懼之色,然再無一人出言哀求。
王允一族共計二百三十八口,全數被殺。
李催疑惑地說道,“其口中言表少爺,乃是何人?”遂抓些許百姓細細詢問。
百姓驚懼,將實情告訴。
“司馬懿?”李催冷笑一聲,說道,“彼一書生,我等何懼?”
賈詡深思良久,暗暗將司馬懿名字牢牢記在心中,他隱隱感覺,這個司馬懿怕是不簡單……
獻帝聞司徒王允全族被誅,心中慼慼,在樓上宣諭道,“王允既誅,軍馬何故不退?”
李傕、郭汜恭聲說道,“臣等見長安敗落,難為京師,故特請陛下移架西涼!”
“不可!”太常卿種拂、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皆出言勸道,“陛下,此乃賊子之計,陛下萬萬不可從之!”
李催聽聞,心中憤恨,將那五人斬殺,又奏道,“陛下!還請陛下移駕!”
獻帝又怒又驚,見朝中百官皆面露恐懼之色,皆是惶惶不敢言,心中絞痛萬分
李催等人怕諸侯軍至,竟揮軍直入內宮,挾持了獻帝與百官,連夜奔走。
賈詡看著敗落的長安說道,“如此長安,再不可留與諸侯!”
李催從之,放火焚城,百姓皆逃亡。
長安,經歷了大火焚燒之禍,終於落寞,熊熊烈火整整燒了一夜,方才慢慢熄滅。
待到曹操得到訊息趕來時,再觀長安,城中皆成廢墟,道上屍體多不勝數,隱隱發出些許肉香,城中一片灼熱,連吹來之風也是滾燙滾燙!
曹操遙望火焰沖天,黑煙鋪地,二三百里,並無雞犬人煙。
曹操心下悲苦,只聽得喊聲大昨,伏軍頓時殺出。
原來是賈詡擔憂諸侯軍追隨,乃特留一伏擊之軍。
曹操不愧是梟雄,臨危不懼,指揮若定,與麾下諸將殺出一條血路。
其間方悅一馬當先,左衝又突,少有能擋其一槍者,曹操口上不說,心中暗暗稱奇。
死戰一個時辰,曹操方才走脫,尋了一地讓將士休息,看著數萬人馬片刻之間折損一半,曹操心中很是難受。
誰知方悅臉色古怪地摸出一個錦囊,遞給曹操。
曹操又驚又疑,解開一看,頓時大聲苦笑,隨即又嘆息說道,“程昱真是高才!操甚是不信天下竟有這般深謀,奈何操之兵馬……”
曹操痛苦地看了一眼手下疲憊的將士,狠了狠心道,“我們殺奔長安,救出陛下。”
途中,曹操又取出那隻錦囊,嘆息不已,身邊夏侯淵偷偷一瞥,只見紙上寫著數個字,“可再戰!必勝!”
果然,曹操再次殺奔長安,一路上再無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