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越為害會稽,王朗坐視不理,還將歙縣劃給山越,早已引起了會稽百姓與世家的不滿。”
“衛將軍賢名遠播,乃當世雄主。會稽只有在衛將軍治理之下,才能徹底根除山越之患,繁榮起來。”
“因此,我們驅走王朗,歸附衛將軍,乃是為了會稽百姓,也是為了我們的前程!”
“鄧縣尉,這是誰的主意?”賀齊瞭解鄧當,他是一員智將,但還沒有如此見識。
“虞翻!”
“虞家?……”賀齊想了想,餘姚虞家乃是會稽世家之首,連虞家都支援衛將軍,那自己還猶豫什麼呢?
“好!既如此,我們便投衛將軍。”
會稽郡,太守府。
太守王朗正在書房之中,與揚州治中從事陳瑀閒談。
“景興兄,為何如此悶悶不樂?”陳瑀看到王朗一直陰沉著臉,問道。
他們二人是多年好友,相互間都很瞭解。
“公瑋兄,我王朗也是飽讀詩書,東洲重臣,可是卻向山越屈服,將歙縣劃給毛甘,心中憋屈呀!”王朗深深地吐了一口濁氣。
此時會稽百姓,恐怕都在指著我的脊樑骨罵我吧!”
“景興兄,你一心為東洲,忍辱負重,上無愧於天子,下無愧於百姓,光明磊落,何懼流言!”
陳瑀大義凜然,“衛安乃野心之輩,陳溫刺史才是真正朝廷命官,揚州在陳刺史治下,才可遠離戰火,繁榮昌盛。”
“東洲經黃巾之亂,已是滿目瘡痍,吾實不忍硝煙之地,再燃戰火。可是……”
王朗搖了搖頭,“卻是我親自將戰火燃起於豫章,讓會稽也遭受山越蠻匪之患!”
“景興兄還不是為了讓豫章不落入衛安之手,同時也徹底根除山越之患嗎?”
陳瑀表情輕鬆,“等他們三敗懼傷之後,揚州將永無戰火,會稽再無山越之患。景興兄功在當世,利在千秋,必將青史留名!”
“但願不要出什麼紕漏!”聽了陳瑀的勸解,王朗的心情好受了一些。
“孫策乃江東才俊,的確有些能耐。可他們的小心思,又怎能瞞得過陳刺史?”陳瑀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們自以為聰明,利用陳刺史,奪取揚州,卻沒想到我們將計就計呀!”
“不知廬江戰事如何?”
“孫策已經兵臨城下,舒縣空虛,攻破城池輕而易舉。不過,關羽已經率領五千兵馬增援,到時必是一場大戰。不管誰勝,結果都是兩敗俱傷。”陳瑀信心滿滿,“陳溫刺史有我們下邳陳家和徐州刺史陶謙支援,收拾殘局水到渠成!”
“也是……”王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