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其他各地的客商也會來洛都,他們一來,除了帶來一些他們那裡的貨物,還必須要吃,要住,要購買我們的貨物,自然是要花錢了。我們這裡的客棧、酒樓都賺了錢,稅收也就多了!”
衛安雖然不精通經商,但簡單的經營理念是有的。而就這簡單的理念,在陳宮和馬勻等人聽來,堪稱經典。
他們都是當世的智謀之士,馬上明白了衛安所講的精華。
這才是真正的治國之策呀!無論是亂世爭霸,還是盛世發展,錢財才是關鍵。錢財不能靠打劫,不能靠搜刮,那是涸澤而漁,最終是會毀了根基的。
政通人和,商業繁榮,糧食豐收,真正達到國富民強。到那時,試問天下誰是敵手!
陳宮似乎已經看到了洛都境內繁華似錦的景象,而且這種景象,慢慢向東洲各州擴散!
“所定價格也可以上下浮動,購買的量越大,價格越低,若是用糧食和戰馬作交易,優先滿足!”衛安又補充說。
“主公英明!”陳宮點了點頭。
亂世之中,糧食是最重要的。雖然現在洛都不缺,可誰也不會嫌多呀!
而戰馬,東洲缺,南方更缺。
主公將錢財都用在如此關鍵的地方,絕對是當世明主,做屬下的又豈能不殫精竭慮呢?
一眨眼,便到了初平元年年底。
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洛都成為東洲的焦點。
衛氏文房四寶的出現,讓東洲南北客商全都彙集於此。
歷史上筆墨硯在東洲早已經出現了,可是並未流行。
沒有能夠用於書寫的紙,錦帛太貴了,就算是大世家也只是偶爾用。普通世家根本不用,寒門子弟連想都不用想。
可是新紙的出現,讓筆墨硯一下子火了起來。
筆和墨是衛安改進的,硯臺根本與衛安無關,可是這些商家為了利益,硬是把他歸到了衛安名下。
這一下本該在這個時候出現的張芝筆、韋誕墨、左伯紙都成了衛安的,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
一時之間,天下所有世家、文士,朝中大臣、地方官員等都開始搶購衛氏文房四寶。如果你的書房中、桌案上沒有衛氏文房四寶,都不好意思讓別人進來。友人相聚,不亮出衛氏文房四寶,都不好意思稱文士。
衛安的名聲威望已經傳遍了東洲十三州,可謂家喻戶曉。當世幾位大儒,鄭玄、孔融等,也都盛讚,稱衛氏文房四寶乃國之重器,衛安功在千秋。
沔陽名士黃承彥,襄陽名士龐德公,潁川名士司馬徽等人,也都讚揚衛安,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面對這麼多撲面而來的讚譽,衛安突發奇想,是不是該讓他把楷書給創出來呀!
這個時期是漢字演變的重要時期,從隸書到草書,再到楷書。
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書法大家,出現了許多新的字型。蔡邕、張芝、鍾繇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每一種新字型的出現,都會引起一場轟動,天下文士爭相效仿。
蔡邕、張芝、鍾繇他們能做,衛安為什麼不能做呀?後世的衛安可是寫的一手好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