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為主公做事,何談辛苦呀!”陸康曾是廬江郡守,暫代吳郡太守自然沒有問題。
“樂將軍,迅速整頓兵馬,籌備糧草,準備兵發曲阿!”
“諾!”
第二天,樂就率領三千兵馬為先鋒,楊弘率領兩千兵馬為中軍,帶著七日的糧草,殺奔曲阿而去。
此時,嚴白虎的弟弟嚴輿,正駐紮在曲阿城。
聽說楊弘和樂就率軍來了,嚴輿並沒有死守曲阿,而是迅速將周圍的兵馬收攏起來,退往北固山。
楊弘得知情況之後,讓樂就放慢速度,緩緩逼近。
如果賊軍在曲阿,城池並不堅固,楊弘自然有辦法迅速攻破。
可是這嚴輿退到了北固山,就不一樣了,這北固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嚴輿只是一介莽夫,怎會有這等見識?
看來這嚴輿背後有高人啊!
楊弘明白,這嚴輿並不好打,至少速戰速決是不可能了。
現如今只能是穩紮穩打,見機行事了。
楊弘只帶了七日糧草,便只好邊走邊籌集糧草。
五天之後,樂就和楊弘的兵馬先後到達北固山下。
安營紮寨,休息一日之後,樂就率領一隊兵馬到山前挑戰,探查虛實。
可是無論樂就怎麼叫罵,嚴輿只是堅守,根本就沒有下山交戰的打算。
樂就試圖攻山,可迎接他的是驟雨般的箭矢和滾木雷石。
就他所帶的這點兵馬,根本無法強攻,樂就只好回營交令。
楊弘也沒有辦法,只能先在下山的必經路上守著,等待賊軍出現變故,再見機行事。
一連等了七天,山上賊軍沒有出現變故,吳縣卻傳來了一個讓楊弘震驚萬分的訊息,嚴白虎率領五千兵馬,出現在了烏程,向吳縣殺去。
調虎離山之計!?
楊弘斷定,這嚴輿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