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安消滅了莫護跋人一族,救出了被劫掠而來東洲百姓大約三千餘眾,這些被劫掠而來的東洲百姓,有一大半都是年輕女子,都是衣不遮體的被圈養在一起。
這些東洲女子被莫護跋人當做牲畜一樣對待,只要莫護跋人願意,他們可隨時與之發生關係,若是遇到反抗,輕則遭到毒打,重則扔給獵狗活活撕成碎片。
東洲男人的命運就更慘了,每天都要幹很多粗重的活,若是想要逃跑,這麼說吧,莫護跋人的獵狗主要的打獵物件,不是動物,而是東洲人。
乞伏氏人有三萬人口,可在一蛀香地時間.聚集八千控弦之士。
整個大城塞草原,鮮卑、匈奴、氏人混居,但相比之下,氏人的人口卻是最少。
也正是這個原困,乞伏氏雖有八千控弦之士,卻是在鮮卑和南匈奴之間夾縫中求取生存。
南匈奴的部落人口不多,可畢竟依靠南單于的支援,乞伏氏也很難與其爭風。
這樣一個很尷尬的部落.卻正符合戲志才為衛安所設定的以夷制夷的戰略。
戲志才在張飛和關羽的護衛下遠赴朔方,一方面是為了體察山川地形,二來就是為了結交一些人,比如乞伏氏這種可以利用的人。
出兵大城塞,衛安的汗血鐵騎負責伏擊莫護跋.黃忠則率兵攻擊大城塞。
而戲志才在出兵之初就已經來到了乞伏氏的營地,勸降乞伏氏王。
如果能勸降了乞伏氏王,就可以趁勢將整個大城塞的氏人納入手中.那加起來,人數可是有幾十萬的人口。
關鍵一戰,就在於汗血鐵騎能將莫護跋人消滅,草原的規則就是強者為王。
背後是燃燒京觀的熊熊火焰,如同一支巨大的火把、照亮蒼穹。
焚屍,烈焰……
乞伏氏王心裡驟然生出一勝寒意。
他快走幾步,五體投地於衛安的面前,上前親吻衛安的靴子。
這是塞上胡人對於強者的一種尊敬禮節.代表著他們臣服於強者腳下。
戲志才拱了拱手,“主公、此乃乞伏氏氏王,願歸降主公。”
強大的莫護跋部落在一天裡煙消雲散,已徑足夠說服力。
那焚屍的火焰,也請楚的告訴了乞伏氏王,眼前這支漢武軍,絕非其他東洲軍可以比擬。
衛安伸出手,乞伏氏王攙扶起來。
“氏王不比客氣,本侯出兵,非是因為你乞伏部族,而是那匈奴人、鮮卑人實在囂張。”
“氏王乃是忠良,從今以後,你我就是一家人,莫說兩家話。”
言語之間,威嚇、拉攏,今乞伏氏膽戰心驚。
不過心中也生出了一種喜悅,有如此之靠山、南匈奴又有什麼可怕的。
當晚,衛安就在籌火旁紮下了營地。
酒過三巡之後,乞伏氏氏王突然問道:“將軍,可曾抓到莫護跋的女兒?“
衛安一怔,馬上就反應過來,“可是那叫做阿依古麗的?"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