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對五萬,看上去相差懸殊,但是裝備上相差更大,要知道這些士卒,是護衛衛安的,裝備怎麼會差,而且數量最多的裝備,就是連弩。
衛安對於民間弓弩武器,管控並不嚴格,因此這些牧民基本上也都帶著弓箭,衛安帶人,在天黑之前,就截住了烏桓人。
雙方斥候都發現了對手,因此沒有廢話,平靜多年的黑水河畔,再次被戰鼓和號角的爭鳴聲驚醒。
有一段時間沒有上戰場,衛安早就有些迫不及待了,號角聲的刺激讓他雙眼都開始泛紅,如果不是徐晃等人不要他打頭陣,恐怕他已經衝了出去。
徐晃帶著一千親衛,直插中軍;張遼領一萬士卒,緊隨其後,等前方交戰,衛安這才帶著剩下的八千人,衝向間隙處。
這就是中原將領和遊牧民族的不同,遊牧民族,更多是一擁而上,以人數優勢,消滅敵人;而中原將領,習慣性用一些技巧,尋找敵人的破綻。
以最精銳計程車卒作為箭頭,不但能抵擋敵人最兇猛的第一波,而且還能破開敵人,這就像礁石,任憑潮水洶湧,只要無法撼動礁石,就只能無功而返。
相反的是衛安他們,第一波一千,第二波一萬,再加上第三波,每一擊都猶如重拳,擊打在敵人脆弱的腹部。
尤其是衛安帶領的人馬,三千連弩,這在近戰中簡直就是滅蚊器,簡直是一噴死一群。
“臥槽!”連弩太兇殘,沒有一個敵人能夠接近,氣得手癢的衛安破口大罵,隨後把軒轅劍交給左手,右手向背上一抓,一支雙管長槍出現在手中,“給我留一個啊。”
“砰!砰!”兩聲響起,對面兩個騎兵,應聲落馬,胸口一個拳頭大的血窟窿。
這獵槍是匠作監最新的作品,衛安才拿到的,因為技術原因,子彈和槍管都做得有些大,說是槍,看上去和手炮一樣。
觸發式炸藥,也終於研究出來,這還多虧了道家那群什麼東西都敢煉的瘋子。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炸藥,紅衣大炮這些就好辦多了,比拇指還粗的子彈,可以說是殺傷力巨大。
開了兩槍的衛安,心情終於舒暢了一些,剛好士卒的弩箭也快放完了。
這貪至王是率領烏桓人長途奔襲而來,他自然懂得兵貴神速的道理。
好不容易得著機會,他想一舉拿下衛安,所以無論是戰馬,還是士卒,長途奔襲之後都有些勞累。
而衛安是以逸待勞,雖然是人少,不過為了保衛家園,無論是士氣,還是意志,都更加的高昂。
徐晃,張遼,加上衛安,都不是烏桓人所能抵抗的猛將,衝鋒起來,如入無人之境,所向披靡,作為箭頭,衝散一群又一群的敵人。
其實衛安他們,還有一個優勢,無論是士卒,還是扶余城的百姓,這些年的生活都好,長期的高生活質量,讓他們身體素質,遠遠高於烏桓人。
更何況,衛安封鎖烏桓已經一年有餘,尤其是食鹽,可以說是烏桓人非常缺的。
長期缺鹽,這讓烏桓人的身體已經比較虛弱,這也是他們為何要攻擊衛安的原因,就是因為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交戰時間一長,這種優勢就愈加明顯,大武計程車卒,擁有更充沛的體力,每一刀揮出,都一如開始那般渾然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