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靖天監> 第八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2 / 2)

平帝這一生最守得就是規矩,因為他這個人就是個隱忍不發的人,而規矩是最適合他的,他一直在忍讓大臨之前所有皇帝都不忍受的事。

他在忍受著朝堂上大臣的站隊,尤其是刑部上下都導向盧陽王那邊的情況,按照常理他可以忍受站隊,不說能不能,但不應該忍受這些事。

這是對一個皇帝的侮辱,對君權的挑戰,對他這樣一個帝王的踐踏。

而且現在的刑部就是在搞一言堂,說難聽一點就是刑部所有官員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在穿著同一條褲子。沒有任何一個非盧陽王派系的人進入刑部的時候會不受到排擠,平帝也派進去過一些官員,但是過不了多久都會請求調職,更有甚者直接辭官。

平帝也想過換掉刑部尚書但是他不能,他換不掉,刑部尚書做的實在是太好了。這些刑部案件的處理情況越來越好,幾乎沒有刑部解不開的案子。因為除了盧陽王自己策劃的案子之外,大多數案子都是近似於死無對證的情況的,亦或者是在刑部大牢裡直接就招供的。

就像是趙連鶴那件案子,如果不是因為章鉅野死了還被發現是南唐的諜子,這件事就會變成他做的。

刑部在案件發生之後就找到了替罪羔羊,但是案件一開始就由大理寺處理,他們沒有任何機會下手。好不容易有機會下手了,結果就搞了這麼一出。

現在再找替罪羊的話,一定會被三法司會審的。

現在的刑部是埋藏在大臨身上的一顆毒瘤,一顆碩大的毒瘤。在大臨,因為長安衛和靖天司以及都察院的存在,刑部被打壓的很嚴重,擁有的實權也會小上很多。

但是刑部終究是大臨的六部之一,擁有的權利雖然被分化,但是終究還是支撐著大臨的六隻巨獸的一隻,還是一隻有權利控制著大臨朝堂的危險巨獸。

所以平帝的忍受看起來很草率,很不是一位帝王該做的事,但是這其實是最適合大臨的方式。因為現在的大臨經受不起國內混亂的事了,表面上大臨國力很強,但是其實大臨很多商人之類的資源都被控制在盧陽王的手下。

所以一旦盧陽王想著和平帝一方開戰,那麼你可有可能會出現對大臨最壞的那一種方向。

一旦出現那種方向,平帝覺得那不比把大臨交給盧陽王這種情況強一些。

所以平帝缺覺得能不打仗就不打仗,一旦打仗了,他甚至可能為得了大臨的安危,直接向盧陽王投降,當然這是最不可能的可能。因為大臨建國三百年以來,就沒有出現過一個懦夫皇帝。

可盧陽王又不是那種沒有遠見的君主。盧陽王也覺得,如果真的跟平帝打起來 對大臨的損傷也會非常大的。

於是這也就造成了一個困境,有些事情平帝是真得想跟人訴苦。因為這麼些年來的,平帝承受的壓力也太過於巨大了,但是有些事情,他卻偏偏不能說出口。

除了那些隱藏在他所不知道的暗處中的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說了沒用。

就算他和朝堂上所有的人說也是沒有用的。就算他把這件事情自己後宮的所有人,讓他的所有兒子都知道這種情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現在所面對的這種情況。

也不會有任何作用,因為一定會有一群人可能不會幫助他,甚至於可能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認為他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對的,因為他們覺得這一切的根結,不過是盧陽王想要這個皇位罷了。

那群人覺得,既然平帝不想打仗,那麼為什麼不直接把皇位禪讓給盧陽王呢?那盧陽王不是直接得到了皇位,因此大臨也安穩了,他的心事也了結了。這樣不好嗎?

平帝當年也這樣問過高泓安,高泓安說:誰這麼勸陛下,陛下就直接砍了他。這種人沒長腦子,陛下的東西就是陛下,不要說為了別人損害陛下。捨己為人是聖人之舉,可自聖人故去,天下已無聖人。

平帝覺得也是如此,明明就是如此,為什麼要和別人說呢?不是人人如此,但是總會有人站在利益與道德最高點對你進行逼迫。說到底,不過是臺下人看戲,空談臺上語罷了。

平帝想起了一首詩: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自識荊門子才甫, 夢馳鐵馬戰城南。

這些事就是不如意八九之事,不可與人言。

他從椅子上緩緩站起,說道:“洪亮。”

在遠處的大太監開始緩步往回走,但是步速漸漸加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