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那位隱藏在靖天司裡很多年了,而且沒有任何一個靖天司裡的人懷疑他的身份,他不僅潛藏的成功,還是羽藤閣在靖天司中潛伏地位的最高人員。
他幾乎就快知道了靖天司司正沈均的身份,但是因為要調查這些事,他選擇了先去做這些事。
就算做了這些事,他也可以跑。但是由於他為了能夠讓那張名單運出去,就放棄了自己的逃跑。
結果他被抓了,抓他的就是他一直心心念唸的靖天司司正沈均。沈均看著他說道:“好久不見了。寧將軍。”
那人就是京兆府府軍主將寧海波,是沈均的故僚。
沈均當年是和寧海波一起在東北從軍的,後來沈均的職位越來越高,但是和寧海波的關係卻也算不錯,而後來沈均封侯,也會和寧海波有所聯絡。
寧海波見到沈均時很詫異,但是隨即想了一些事情,就明白了是什麼原因。他苦笑著說道:“沒想到,他就是你啊。”
沈均說道:“我也沒想到你就是他。”
沈均透過南唐那邊的密報知道了羽藤閣在靖天司裡藏了諜子。所以他就將計就計,想釣一條魚出來。
釣到了一條大魚,而且是他的故魚。
沈均沒有再多說什麼,又看了他一眼後,轉身就離開了,在他走到牢門口前的時候,他說道:“能給他痛快就給他個痛快。”
沈均從頭到尾就沒有說過失望或者不應該的話語,因為他也在靖天司司正這個位子上坐了這麼多年,也知道了沒有任何一個朋友是值得他完全信任的。
但是他優柔寡斷的毛病還是改不了,他了解寧海波這個人,知道他不可能會直接說出來的。什麼酷刑也不可能撬開他的嘴的。這就和他一樣,如果他被羽藤閣抓了,他也不可能說出什麼的。
多年的老友,與其讓他死在自己的咬舌自盡之下,還不如給他一個體面的死法。
道不同,不相為謀。是亦各從其志。他可以否定南唐,但他不能否定寧海波。他知道寧海波是從大臨南邊來的。那時他以為寧海波來自南邊的山裡,卻沒想到他來自南唐。
是朋友,也是敵人。他不可能放下的,他不能夠替那些死在南唐的靖天司的人做主,他不能夠替那死在盧陽郡的幾十萬人做主。
這是兄弟情,但這也是國仇家恨。
靖天司和羽藤閣的樑子很多年以前就結下了,要追溯到百年前的南唐建國,南唐開國皇帝是當時大臨皇帝的親信,因為當時南唐國的前身金國的滅亡,大臨當時的皇帝想要分一杯羹,就派遣那人前去爭雄,結果那人坐到了最高的位子,最後建國稱帝。
而且那人據說還是韓倩這一脈的長房。因此導致了韓家的衰落,不然韓倩這麼多年也不會一直待在威武將軍這個位子上。
韓倩雖然魯莽,可是武力卻也不是平等。而且在打仗的時候也能另闢蹊徑,算得上是一員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