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如此,像紅衣女子這樣的人才敢下狠手對付這些人。
要不然他們會礙於大臨朝廷和他們達成的合議——即草原諸部落不會攻擊大臨,大臨也不得攻擊草原諸部落,兩國通商互市。
只是大臨沒想到草原諸部落會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種套路,明面上與大臨秋毫無犯,暗地裡卻派遣部落中人騷擾大臨邊軍。其中以峽谷附近最為頻繁,不到十日便會侵襲一次。
雙方互有傷亡,大臨的軍伍很多,只是沒想到草原的匪類也很多。
紅衣女子名叫王念悅,是大臨西北軍靖北部的什長,對於一個國公的後代來說,她的官職確實很低,但這是女子從不參軍的大臨,她的出身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她自身的兵法造詣和打仗發麵的才能。
雖然看重這些,但是並不是說她在個人戰鬥這方面會稍弱一些。
她沒有學習王昀霽的槍法,那不是很適合女子學,她學的是陳槿曦的劍法。劍法或許不適合戰場上的大規模廝殺,但是在這種小範圍的遭遇戰上,還是有很大的威能。
他們沒有配備弓弩,因為他們知道眼前這幫人只敢拿一些不太強的弓箭,你草原部落可以看不好自己的人去當馬匪,可是你若是連自己的大殺傷力弓箭都看不住,那麼你就是在和大臨作對。
大臨在某些事情上面,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這不是讓大臨對所有事都忍讓的原因。
草原諸部落在面對這些時,也很聰明,雖然還是軍中的武器,但是全部是弱弓,一般的人就可以做出來。
既然這樣,大臨也不好要求什麼,只好給邊軍配了幾件重甲,尤其是王念悅所在的靖北部,幾乎是人人重甲。
所以那群馬匪的弓箭更多地都是用來射馬的。
她面對王念悅更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王念悅的馬著了輕甲,只有馬腿和馬尾漏在外面。
所以每個馬匪最討厭看見的就是一襲紅色戰袍和一身銀色鐵甲的王念悅。
他們可以跑的很快,可終會有被追上的可能,只要被追上了,就是一方面的屠殺。
他們當中多數是八品九品的存在,面對這種接近四品的高手,沒有幾十人,就和送死沒有區別。而且馬匪的最大特點就是分佈必須分散,你百十來號人的隊伍實在是太顯眼,很容易被人包圍的。
他們也不是沒想過派高手去找王念悅,只是王念悅身後好像跟著一個更為強大的存在,每次只要有四品以上的高手出手,就沒有一個回來的。
他們覺得王念悅難纏,更覺得她身後的勢力難纏。那是王昀霽的女兒,雖然大臨軍方的權利比較分散,但是沒有敢大規模明面上對王念悅動手,這和向大臨開戰不一樣,大臨那群將軍或許在內鬥時一直磨磨唧唧,但是對待他們時,絕對會下狠手的。
大臨人一向是外邊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