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個時候的初高中生大都性格內斂,上網聊天也基本就是那幾句。
&nm?”
“你叫什麼名字?”
等等……
而不知道幾時起,寫信交筆友突然成了當下學生群體裡的流行風潮。
張瑞跟李默從初中就建立起來的革命友誼,在見到這股潮流後,自然是商量著互相給對方介紹一個筆友。
於是,李默就把眼下關係還沒變質的李靈介紹給了張瑞做筆友。
張瑞呢,就把和他家在同一條街上,算得上是鄰居的鄰居,歐陽娟介紹給了李默做筆友。
彼此幫彼此帶信。
最初善好,但沒幾封回信之後,李靈就覺得張瑞性格不好,便主動結束了兩人的筆友關係。
同時這事也影響了她對李默的看法。
而李默跟歐陽娟之間的筆友關係,中途沒有受到一點影響,一直維繫到了他們高中畢業。
筆友,寫的是自己的文化認知,記錄得是自己的心靈成長。
而長時間的互相交流,不知不覺中就有了情感的牽絆。
對李默來說,他第一次對一個女孩開啟內心世界的,其實不是陸離離。
是歐陽娟。
只是後面他發現了歐陽娟的優秀,這讓本就不自信的他更加自卑。
然後他放棄了……
“嗯,你呢,畢業在家做什麼大生意呢?!”李默不得已開始轉移話題,然後往房間外走去。
“去年底在鎮子的街頭開了一間網咖。”張瑞道。
“網咖?!”
李默微愣,然後馬上反應過來道:“可以啊,它還能讓你好好賺幾年快錢。”
網咖這條產業鏈,最火爆的時候是從農村到城市,基本上任何一家網咖,都是座無虛席。
直到80、90的人開始有了獨立的經濟能力後,有了他們自己的個人電腦後,才漸漸平緩下來,才漸漸在不那麼特殊繁華的地段消失不見。
但在眼下的2007年開網咖,那無疑是還能賺錢的。
“唉,剛開始生意確實不錯,現在....我先不和你聊了啊,有人來上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