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中的什麼牛車,馬車,驢車。那可都跟難民沒有半分關係。
這是逃荒,你當旅遊呢!
不管什麼難民,災民,要是敢衝擊驛站,那便等著被直接砍殺吧。
大明諸多小規模的農民暴動,大抵都是如此。
遇到災荒,沒有吃食,都要餓死了,衝擊官府正常不過了。
當地的官府遇到這等事情,自然以鎮壓為主。
上報到朝廷,肯定不能說什麼災民,說自己鎮壓災民,豈不是自個把腦袋郵寄到朱元璋面前?
既然衝擊官府了,那便就是謀反,起義,暴民。
當然,也有不少人,趁著這股子動亂,有些別的想法。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記載哪怕洪武年間,都有數量繁多的起義事件。
不是大明不得人心,但凡有一口吃的,都不至於如此。
“也不知道陛下對於修路的事情,如何看待了。”
朱安聽聞後,輕聲嘆息道。
..........
大明皇宮御書房。
下來早朝的朱元璋,看著數百本關於災荒的奏章,眉頭久久不能舒展開來。
“爾等說說,此事如何處理。”
御書房中,朱元璋面色陰沉,下首除了工部尚書沈溍,現在帶隊還沒有回來,其他四位都在了。
所謂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類似於大災荒這樣的事情,在早朝上,哪怕議論好幾天,基本上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只是各位尚書對視一眼,皆是面面相覷。
這等事情,哪能有什麼很好的解決辦法。
“這個冊子裡的方法,爾等議議,看看能不能行。”
朱元璋從桌面上,拿出一本冊子,交由旁邊的劉和遞給眾尚書。
這裡面記載著的,正是朱安所說的‘以工代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