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安明明知道老爺子底子厚,哪裡又會傻到不借其勢。
他不知道馮老是誰,對於這些儒家名士,一直就不是朱安所關注的物件。
但他知道,他和馮老聊的事情,馮老絕對會告訴老爺子。
所以他就目前的災情,重點講解了‘以工代賑’的承包制策略。
而老爺子知道這個方案後,朱安打包票,絕對會告訴陛下知曉。
朱安明白,當今陛下雖說不懂商業,但文采可不低,自然能看出其中的利弊。
對於現在的大明所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其壞處。
“估計明天早上,老爺子就會直接來找我了。”
朱安內心極為肯定,老爺子肯定忍不住的,畢竟對於這個策略,很多細節的地方,他講述還是有些模糊。
所以老爺子自然要過來詳談。
其實朱安之所以選擇這個方案,自己也是有幾分私心的。
多年來的賑災,讓朱安一直入不敷出,如今既然能間接的接觸到當今陛下,不稍稍影響一下,那就太可惜了。
這個方案一旦實行下來,作為最懂其中執行的朱安,可以迅速的化身利益最大者,甚至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和許多當地官府形成對接的關係。
最主要的是,在以工代賑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方便的挑選青壯,施加恩惠,收編己用。
後期還能回本一波,哪怕利潤少些,至少也不是純虧了。
如此一石三鳥的計策,怎麼能不做呢。
........
“蔣瓛呀,你跟咱說說,咱這大孫的腦袋瓜子到底是怎麼長的,咋就這般靈活呢。”
御書房裡,在馮勝離開後,朱元璋再度仔細的看了看朱安的建議,越發覺得可行度非常高。
這一策略,如果能夠施行到位,對於大明現在乃至今後的災情,都是一個極為有利的解決方案。
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減少國庫的負擔。
欣喜之下,朱元璋就忍不住像蔣瓛問道。
蔣瓛很是懂事的說道:“那自然因為朱公子,是陛下真龍嫡傳,天生血脈不凡,才有如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