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開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稱帝> 第五十一章:朱安的收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一章:朱安的收入 (1 / 3)

朱元璋平民出生,童年悲慘,當了和尚,又做過乞丐。

二十五歲才投奔在郭子興手下,開始傳奇的一生。

唯獨沒有做過和了解過的,便是商人。

年少時因商人哄抬米價,導致父親餓死,所以朱元璋痛恨商人。

但作為皇帝,朱元璋知道商業的發展對於大明,是極為重要的。

所以雖是痛恨商人,但他也同樣重視商業,這並不矛盾。

朱安的這種思路,是朱元璋從未想過的。這等來自後世的承包制,對於目前的大明來說,確實是一劑良藥。

自元朝開始,全世界就已經處於小冰川時期了,多災多難,不僅僅是大明,目前全球的環境都不是很好。

長期抗災,已然成為了主流,對於如何接近災情問題,便是目前大明的核心問題。

假設,如果大明上下,公眾一心,全力抗災,其實生活並不艱難,都是能過得下去的。

目前的情況卻是,大多數的糧食,都被權貴把控著,他們認為,那些賤民的死,跟他們又有什麼關係。

那是大明皇帝的事情。

目前的大明權貴,其實大部分往上,都是元末流民來著,只是曾經屠龍的少年們,現在也成了惡龍。

以後世的律法來看,目前整個大明,百分之九十的勳貴,都屬於地主惡霸,閉著眼睛選十個,都不見得有一個是冤枉的。

現在朱安提出來的建議,便是帶動整個地方人員的抗災積極性,將地主和平民的矛盾進行轉移。

在修建道路的同時,又可以賑災,減少災情所帶來的傷害。

總體而言,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其實朱元璋在看到這個方案的時候,開始有些猶豫,但是深思一番,就越發覺得絕妙。

大明現在的賦稅是個什麼德性,朱元璋心裡也清楚,一些道路上的關稅,幾乎是聊勝於無。

哪怕分出去給這些當地勳貴們,對於整個大明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尤其是現在的大明,在朱元璋的強勢鎮壓下,地主惡霸這些勳貴,都要小心謹慎,皇權下鄉沒有任何難度。

敢曲解他政令的官員,目前都在土裡了。

“咱得跟大孫好好聊聊,這個策略不錯,但還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一旦開了這個先河,有些東西也不好把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