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院子裡,聽到姚廣孝的聲音,面色閃過一絲複雜,道:“進來吧。”
院門外,一個身披黑衣的和尚走了進來。
看到姚廣孝,朱棣的腦海中,不由回憶起洪武十五年那一幕。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朱元璋從民間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
當時,姚廣孝得到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舉薦,成功陪侍朱棣。
“你為何要特意找我?”朱棣當時有些興趣的問道。
“貧僧有大禮相送。”姚廣孝回道。
“你個僧人有什麼能送給本王的。”朱棣笑著說道,並未太過在意,金銀財寶他不缺,作為燕王,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殿下若選我,來日貧僧願送一頂白帽子給殿下。”姚廣孝幽幽的說道。
朱棣聞言,心神驚駭,面色大變,就欲發怒。
然而對上姚廣孝要深邃的眸子,所有的話似乎都卡在了喉嚨裡。
最後只是低聲道:“隨我一同吧。”
姚廣孝可不是一個正經和尚,家族世代行醫,卻在十四歲那年於蘇州妙智庵剃度出家,法名道衍。
而後又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學習陰陽術數,本身還精通儒學。
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術領袖都有不錯的關係。
洪武八年,朱元璋詔令精通儒學的僧人到禮部應試,姚廣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朱元璋召入京師,可惜最後沒等當上僧官,只是賜了僧衣。
這讓姚廣孝非常的失落。
透過對諸多皇子的分析,最後姚廣孝選擇了朱棣,朱棣的反應也沒讓他失望。
朱棣回到北平後,便封姚廣孝為慶壽寺主持。
這個時候的姚廣孝,已然將近天命之年,這個本該在寺廟裡唸經的和尚,哪怕到了這個年紀,也依然十分活躍。
他每天的主要活動區域,並非是在寺廟裡,而是在燕王府。
自跟隨朱棣來到北平,如今也已然過了十年,如今的姚廣孝再過幾年便到了古稀之年了。
姚廣孝:你知道我這十年,是怎麼過來的嗎?
十年的時間裡,姚廣孝幾乎就只幹一件事,每天都在不斷的勸說朱棣造反。
朱棣雖不搭理他,但也不曾禁止其進出王府,其中心思可見一斑。
今天,姚廣孝知道他等待已久的幾乎,終於來了。
“殿下,陛下定下太孫了。”姚廣孝輕聲說道,但語氣中的激動,極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