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麼崇高的評價,咱在大孫的心裡,竟是千古一帝般的嗎。
一時間,朱元璋甚至感覺有些哽咽。
如果是他人,哪怕極為有文采的大文豪如此說,他都不屑一顧。
但目前說出這話的,卻是他的大孫。
而且朱元璋能夠清晰的感受道,大孫這並非是溜鬚拍馬,而是真情實意,發自內心肺腑的評價。
稍微的穩定下情緒,朱元璋說道:“大孫,這可只有咱爺孫倆在,你犯不著如此拍陛下的馬屁吧。”
朱安聞言,白了朱元璋一眼,說道:“老爺子,你都知道就咱倆在,我拍陛下的馬屁,他還能在皇宮裡聽到不成。”
“天下人,可不是這般說的。”朱元璋反駁道。
“那是因為老爺子口中的天下人,只能是文人,文人的前程,便是官員,自然不會說陛下的好話。”
“那些感受到真正好處的,卻是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擁戴陛下。”
“他們不曾讀書識字,沒有辦法為陛下開口,但在他們的心裡,陛下就是好皇帝。”
朱安開口說道,對於老爺子口中的天下人,有些嗤之以鼻,語氣更是十分鄙夷。
在他看來,朱元璋定下制度的好處,只有那些真正百姓才能有切身的體會。
這些,他在各地行商奔波,鄉間為父親守孝的時候,有著切身的體會。
聽完朱安的話,朱元璋感受到一種來自血脈的認可。
曾經他以為,這世間不會有任何人懂他,從錦衣衛那裡得來的訊息,幾乎全是一片倒的罵他。
朱元璋可不是一個大氣的人,對於這些罵他的官員,他記在心裡,安排錦衣衛徹底調查。
就目前而言,所有被他記住的名字,基本上都已經埋在土裡了。
朱元璋心中思索片刻,盯著朱安,緩緩開口問道:“那你覺得,胡惟庸該不該啥,李善長該不該殺,這些人,可是大明的開國功臣。”
“大家都說,狡....”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是這個話吧。”
朱安接上說道,而後繼續說道道:“驕縱跋扈,心懷異志,暗通倭寇,意圖謀反,哪一條都夠他死個幾十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