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李響和趙固齊應。
“孫觀,馮勝,你二人各統本部兵馬,擊敵右側之伏兵。”
“諾。”
孫觀和馮勝齊應。
“孫觀,馮勝,敵軍伏兵有五六千人,而你二人所領也只七千人,萬不可與敵強拼,若有敵軍救至,你二人可立即退走。”
潘鳳想過集中兵力,只打一側伏兵,但又怕到時另一側伏兵斷了自己退路,曹操再從營中殺出,那自己可就難以逃脫。
因此讓孫觀和馮勝去打另一側的伏兵,就算曹操率領大軍從營中殺出,自己也能從容退走。
只是自己分兵之後,就不可能再直接與從曹操營中出來的兵馬對抗。
曹操怎麼說也會有一萬兵馬從營中出來,自己分兵後兵力變少,而且與敵軍伏兵衝殺之後,兵力會比較分散,很難集中兵力對敵。
自己現在的主要目的是把曹操的伏兵斬殺,同時吸引他營中兵力,等陶謙在前面得勝,自己再集中兵力來衝一波。
這樣一來,曹操不死也會脫層皮。
“諾。”
馮勝又應了一聲,而孫觀卻沒回應。
潘鳳盯著孫觀,他這才拱手低聲應道:“諾。”
“仲臺,我知你欲為尹禮報仇,可如今敵眾而我寡,若有敵軍救至,你須立即退走。只要我們將其伏兵擊潰,陶使君那邊也能擊敗曹操,則曹操必然退兵。你放心,再過不久,我會帶你們去攻奪泰山。”
孫觀聽潘鳳說要去攻打泰山,還能再打曹操,才又高聲應了一聲:“諾。”
潘鳳巡視眾人:“咱們趁夜出發,等走到敵軍伏兵處時,天也該亮了,咱們要殺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眾人各自歸營傳令。
夜半之時,潘鳳帶著李響和趙固,領著七千餘人,向左側的伏兵處悄悄行進。
孫觀和馮勝帶著近七千人,向右側的伏兵處摸黑行進。
天微微亮時,潘鳳身穿鎧甲,提著劈山斬月斧,騎著戰馬,帶兵來到曹軍左側伏兵三里外。
此時有曹軍哨兵發現了他們,慌忙跑回去稟報。
潘鳳知道要趁著敵兵未集結之時發起攻擊,忙對李響和趙固下令道:“全軍奔跑急進,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