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此時已經被任為濟陰太守,曹操令他督領兗州兵馬,安撫兗州。
郭嘉答道:“劉備會作如此選擇,確實是我失算。如今只有趁劉備在徐州未穩,潘鳳又圍攻皖城之機,出兵攻打劉備。若能將劉備滅了,也可削弱潘鳳之勢,只是,明公新從南陽歸來,此時恐怕不宜出兵。”
“呵呵,南陽雖敗,兵力並未大損,不足為慮。只是若攻劉備,潘鳳必救,琅邪臧霸恐怕必會出兵相助,徐州不易攻啊!”
郭嘉點頭贊同:“如今劉備與潘鳳連和,若攻劉備,臧霸必救。明公,可讓袁冀州從青州出兵攻琅邪,如此臧霸自顧不暇,便不可助劉備。劉備若破,臧霸亦是必亡。”
曹操眯起眼睛微笑,覺得這是目前最好之策。
他與袁紹現在還沒有決裂,二人明面上還是和好如初。
袁紹曾讓曹操誅殺太尉楊彪,曹操雖然明面上拒絕,實際上也按袁紹的吩咐,將與袁紹不和的楊彪下獄,並讓許縣縣令滿寵進行拷問。
只是曹操本心並不想誅殺楊彪,畢竟楊彪可是當今除袁氏外最頂級的世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因此滿寵沒有問出罪狀,最後只能將楊彪放了。
若換了其他人,哪會拷問什麼罪狀,直接就能殺了。
現在劉備與潘鳳選擇與世家豪族為敵,要讓袁紹出兵並不難,光是他身邊那些謀士就能將他勸動。
“文若,你有何看法?”
曹操又看向荀彧問道。
荀彧一直不語,這時見問才答道:“劉備乃劉氏,料其必無叛逆之心,其選擇驅逐士族,而與潘鳳連和,乃是不得已之舉。依我看,劉備雖佔徐州與潘鳳交好,然而琅邪東海廣陵三郡在潘鳳手裡,劉備僅佔得下邳彭城二郡。與其出兵急攻,令其兵馬相連,還不如緩而不問,久之,其必會相疑相攻,到那時,我們便可乘機而攻,分解其連和之勢,方為上策。”
曹操頷首道:“文若此言亦是有理,奉孝,我記得你此前曾持此言,如今何以改之?”
郭嘉笑答:“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潘鳳射傷孫策,袁術驚懼不敢戰,揚州之地必為其所奪。潘鳳若得揚州,便不與劉備急爭徐州之地,如此緩之則為養敵,不如急攻。況且劉備踢殺士族,盡皆驅逐離城,明公若不攻劉備,恐怕難安天下士族之心啊!”
“明公南陽新敗,而劉備兵眾不少,又有關羽張飛之勇,若攻之不勝,則恐失威,明公請三思!”荀彧又勸道。
“唔,我再想想吧。”
曹操見荀彧與郭嘉意見相左,一時難以拿定主意。
荀彧與郭嘉所言都有道理,現在的情況,攻也不是,不攻也不是,已成騎虎之勢。
曹操給程昱寫了一封信,派人急送去濟陰,問問他的意見。
數日之後,程昱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