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 第二百三十五章 思想教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五章 思想教育 (2 / 2)

張遼突然想起,自己當初在酸棗初次與潘鳳對敵,潘鳳不戰而逃。

現在又聽說潘鳳在北海與太史慈對敵時也是這樣不戰而逃,而以潘鳳的武力,要想戰勝他們完全有可能。

現在終於弄明白,潘鳳當初是不想與自己為敵,或許正是想到將來會有這一日。

潘鳳想不到張遼會有這樣的理解,不過以張遼來說,如果不是這樣,也難以解釋得通自己的行為。

他又不知道自己當初武力低微,自己是打不過才跑,只不過跑得多了,身上又有系統獎勵武力值,武力就升上來了。

“哈哈哈……不錯。”潘鳳順水推舟答道,“文遠與子義皆是當世威勇之將,武力極強,我當初真的並不想與你們為敵。不過當時沒有想到,我今日會有如此成就,我年少之志,不過是想著將來當一個徵西將軍而已。未曾料到,如今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困苦艱難,又得諸位威勇志士相助,才有了欲讓天下百姓皆可飽食之志。”

“天下之亂,非唯董卓一人之罪,百姓之苦,非唯朝廷重賦之責。各地豪強巧取豪奪,兼併田地,使百姓無田可耕,欲耕其田,則須交出一半之租。百姓因此飢而無一捧之食,食而難有一餐之飽,黃巾百萬,跨州過郡,所為緣何?只不過是欲求一飽而已。”

“我奪豪強之田,分給百姓耕種,輕稅薄賦,如此百姓便可得以飽食,甚至家有三年之儲。假若如此,百姓安居而樂業,你們說,天下還會亂嗎?”

潘鳳又趁機宣傳了一番思想教育。

聞者無不動容。

張遼高順等人雖然常常聽到,此時再聽,亦是難掩心中澎湃之情。

太史慈是第一次聽到這些言辭,不禁起身拱手言道:“我等之志,乃為一身謀名,將軍之志,卻是為萬民爭利,實在令人敬佩!如今之天下,兼田並地之弊甚深,世家豪族,富商大賈,奪田買地,奴客萬數,一人食肉厭,萬民飢無食。假若如將軍所言,百姓皆有田可耕,家有三年之儲,則百姓必可飽食,天下必可大安!將軍,太史慈真心服矣,願聽將軍之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我等願聽將軍之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其餘人皆起身拱手,齊聲言道。

潘鳳很滿意,思想教育還是很有用的,至少能讓他們明白自己是為何而戰。

“曾有人向我提起,讓我勿要奪豪強之田,更勿要奪財毀屋,將其驅離,令其收取租耕百姓五比一田租即可。可是,此前我在徐州,曾經欲行此令,然而州中豪強與眾吏盡皆反對,可知此令難行。即使是如今,他們或會懼我而遵此令,假若我亡之日,則百姓耕種之田又復為一半之租,只有將田地分與百姓,以定名分。又將其毀屋驅離,使百姓無所畏懼,方才可以久安。”

之前確實有不少人認為,潘鳳對那些世家豪族不但奪了田地,又奪財毀屋,有些太過霸道,勸他寬容處置。

潘鳳只不過是想要讓百姓有飯可食,下令讓他們只收取五比一田租就行,不用做得太過分。

但是如果不這麼做,潘鳳在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懼怕,不敢不遵令。

只是如果有一日潘鳳死了,或者失勢了,那他們立刻便會變臉,又恢復收取一半田租,甚至會變本加厲,讓百姓活得更加艱難。

因此,潘鳳只能做得徹底一些,將田地分給百姓,又將那些世家豪族變成一無所有,徹底失勢,就算以後他們回來,百姓也不會怕了他們,也能團結起來一起護田。

說起來,潘鳳算是已經寬恕,沒有將他們殺了。

眾人聽了潘鳳之語,細細一想,覺得所言有理,紛紛贊同。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