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再多,也遠遠不如那些租種世家豪族田地的百姓所交的田租多。
有許多百姓租種世家豪族的田地,所要交的田租一般都是二比一,就是要交出一半。
縱然如此,許多百姓還是願意將田賣給這些世家豪族,然後去向他們租種。
為什麼要這樣?
因為租種這些世家豪族的田地,可以免費用他們的耕牛和耕具,而且可以貸種和貸糧。
當饑荒或災年糧食無收時,主家存糧多,他們可以向主家借貸糧食以度過災荒之年。
如此之後,現實情況往往是收了新糧就拿來還舊貸,然後又向主家貸種貸糧,而田租又重,他們只能年年欠貸,年年為主家種田而擺不脫了。
也正是因此,青州才會有百萬黃巾逃離家園之舉。
若能吃飽,誰會願意舉家背井離鄉。
他們還不起欠貸,被逼為奴為婢,同時還有朝廷的算賦和口賦更賦等等,他們無奈之下,最後只能選擇逃避去當流民。
這裡面有朝廷的原因,也有各地世家豪強大肆兼併土地的原因。
潘鳳的意思,是想規定徐州的田租都只能按最高五比一收取,這樣可以讓百姓喘過一口氣,讓他們的生活有個盼頭。
而事實正如潘鳳所料,他幾乎受到了所有府吏的反對。
雖然有許多人反對得很委婉,但潘鳳知道,這些府吏多多少少都是家族裡田地較多的,也租了許多田地給百姓耕種。
讓他們同意降低田租,等於是斷了他們的財路,不反對才怪。
潘鳳這時才知道,並不是有一顆為百姓著想的心,就能真正為百姓做好事情。
即使他現在已經是徐州牧,權力巨大,但他受到的阻力同樣非常巨大,是一股無形的阻力,讓他看不見摸不著,並且靠自己一個人之力也頂不住。
潘鳳甚至想到,即使是自己有朝一日當上了皇帝,這些事情同樣辦不了。
因為到時候自己所遇到的阻力會更強更大,大到他只能屈服的地步。
他現在心裡很苦悶,很憤怒,但他毫無辦法,只能選擇接受這樣的事實,同時也在想著該如何去解決掉這些阻力,可他想了許久都想不出好的辦法。
第二日,鄭威陪著許友來見潘鳳。
“使君,許友昨日飲酒醉言,多有不妥之辭,今日特來向使君請罪!”
許友向潘鳳躬身揖禮言道。
今日他酒醒之後,鄭威早早就去找他,跟他說起昨日之事。
許友自知昨日醉酒失言,心中頗為惶恐,畢竟潘鳳是什麼樣的人他知道,那是連麋竺都敢殺了而且抄家的人。
因此在鄭威相陪之下,來向潘鳳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