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我佔了琅邪,陶謙必會遣兵來攻,只要咱們齊心協力,將其擊退,琅邪便真正為咱們所有。到時我會移治莒縣,開陽城仍由你屯守,你放心,我不會虧待你的。”
潘鳳派了陷陣營五百兵士,由尤木統領,護送臧霸的兩個兒子,還有一萬石糧運往莒縣。
孫觀等人得知臧霸質子之事,相約來找臧霸。
“臧帥,你為何答應將兒子都送去莒縣了?”孫觀問道。
“是啊,潘鳳這麼做,分明是信不過咱們,臧帥,不如……”
尹禮還沒說完,臧霸喝斥道:“住口,我既降了潘將軍,將軍不負我,我必不會叛他。我兒子只是送去莒縣暫住而已,又不是送去砍頭,你們慌什麼?況且陶使君即將領兵來攻,他防著咱們也可理解,你們不要再說了,再說,便是害了吾兒啊!”
臧霸不但是個講義氣的人,還是個孝子,當年便曾劫道救父,現在為了兒子,肯定也不會背叛。
潘鳳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會以他兒子為質,這樣自己也才會更加放心,對他們也可以更加信任。
孫觀等人無奈,不再說什麼,默默離去。
潘鳳對於琅邪之吏,大多仍舊照用,只有原功曹罷免不用,另以主簿鄭威為功曹。
功曹為諸吏之首,就如州里的別駕一樣。
當年廣陵太守張超就任臧洪為廣陵功曹,諸事都委給他處理,自己做個逍遙太守。
漢時的官吏,朝廷任命者為官,如太守郡丞,邊郡還會有長史或都尉,這些為官,本郡人不能任。
太守自闢者為吏,如功曹主簿督郵等,只能由本郡人出任。
州一級和縣一級同理。
但是鄭威以身體有疾為由固辭,不願應闢。
潘鳳親自去請了兩次,鄭威都不願出任功曹。
鄭威是開陽人,鄭氏在琅邪也是大族,潘鳳要想在琅邪過得安穩,就必須要穩住這些大族。
潘鳳不想以刀相逼,只是放言出去,說是功曹之職非鄭威不可任,若鄭威不願就任,功曹一職便一直空著。
鄭威感受到潘鳳的誠意,也怕自己過於拒絕,會激怒潘鳳而牽累族人受誅,只好答應出任功曹。
潘鳳就喜歡鄭威這種人,這種人要麼不投你,一旦投效於你,就決不會背叛,如耿武一樣。
開陽城中兵士每日訓練,一切風平浪靜。
而在郯縣,陰德逃回郯縣後,向陶謙哭訴,說潘鳳以斧架在自己脖子上,逼他交出琅邪相的印綬,還把他趕出開陽城。
陶謙一聽大怒:“潘鳳匹夫,安敢如此,我必統兵討之。”
“使君,潘鳳甚勇,又善用兵,如今降服臧霸,與泰山諸眾合流,其勢不弱,將軍宜撫不宜剿,若往討不勝,只怕損了使君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