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兄,董卓亂國,正是需要英雄人物統領天下群雄除賊平亂,護國保君之時。袁將軍身為聯盟義軍盟主,慕名奔投者無數。而韓馥庸才,無智無勇,公孫瓚自北南侵,其將潘鳳受傷戰敗,如今唯有袁將軍統領冀州諸眾,方可擊退公孫瓚,保冀州一方安定啊。”
荀諶連忙勸道。
他們此時還不知道潘鳳大敗公孫瓚之事。
“若要擊退公孫瓚,將軍可遣兵協助,又何必非要韓冀州讓出冀州牧之位呢?若要勸,你們去勸,我不會去。”
荀彧知道袁紹對冀州是志在必得,而以韓馥目前的處境來看,冀州也難以保住。
他阻止不了袁紹,但也不會助袁紹去逼韓馥。
說完不等眾人答話,拂袖出帳而去。
“這……將軍,我再去勸勸家兄。”
荀諶說著就要出去。
袁紹擺擺手道:“不用了,既然文若不願去,我也不強人所難。友若,你與公則(郭圖)、仲治(辛評)、元才、景明等人一起去便可。你們明日就動身去鄴城見韓馥,此事若成,你們當得大功。”
“諾。”荀諶等人齊應。
曹操聽說了荀彧拒絕給袁紹當說客之事,親自來請荀彧去他帳中飲酒。
荀彧正好心中煩悶,相隨而去。
韓馥雖然不是什麼明主雄主,但怎麼說也是朝廷正點的州牧,他派人來迎請自己,自己本已答應去助他,結果在半道被袁紹截留。
這已經算是對不住韓馥,辜負了他的厚望,袁紹卻還要自己去勸韓馥讓出冀州,這種事自己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
“嘿嘿,我曾聽聞,先生年少時,南陽何伯求(何顒)說先生乃王佐之才,今日所見,終於信其之所言啊!”
曹操眯眼笑道。
“哦,何以見得?曹將軍以為韓文節不會讓出冀州牧之位嗎?”荀彧疑問。
“不不不。”曹操連連擺手,“潘鳳敗給公孫瓚,韓文節北面壓力不小,本初又作出欲要渡河北上之勢,此時再有人去勸說,韓文節自知冀州難保,必會讓出冀州。只是,本初得冀州不正,公孫瓚兵強,必然不願甘心就此離冀返幽。只怕呀,這冀州不得安寧了,天下也將從此大亂了。”
荀彧聞言不由肅容。
他與曹操是初次相見,但早就聽聞過曹操之名。
曹操早年任為洛陽北部尉時,小黃門蹇碩叔父犯禁夜行,被曹操棒殺,洛陽京城為之斂跡,無人敢犯。
後任為濟南相時,奏免諸多貪官汙吏,禁絕諸多淫祀亂祠,逐除奸邪鬼神之事,郡界為之肅然。
曹操這些功績荀彧都知道,因此才會受曹操所請,前來飲酒。
“將軍有此見識,乃天下之幸啊!來,敬將軍!”
荀彧舉杯相敬,二人同飲。
曹操與荀彧相談甚歡,有知己相逢之感,飲至入夜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