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兵士齊聲吶喊。
“驕兵必敗,怒兵必威,敵驕而我怒,如何能不勝?你們不要怕死,如果你們戰死了,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兄弟姐妹,你們的兒女都能好好活著,你們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而戰。”
“今日,大家都有酒喝有肉吃,吃飽喝足了,明日好有力氣上陣殺敵。只是,如果有臨陣後退者,斬無赦。勇敢向前者,殺敵立功者,賞!”
“賞!賞!賞!”
底下兵士齊喊。
潘鳳離開陷陣營,又去了臨時組建的強弩營,接著巡完全軍各營。
每到一營都說一遍同樣的話,只除了在酸棗和洛陽分錢的事沒有說。
雖然潘鳳早就跟軍中說了自己是佯敗,但是有些兵士並不相信,平時各營都在議論。
現在他突然解掉吊帶,穿上鎧甲,還把大斧舞得虎虎生威,各營兵士不得不信,原來潘將軍真的是佯敗。
原本低落計程車氣一下子振作起來,又有酒喝有肉吃,全軍都在等待著明日與敵軍大戰。
第二日一大早,潘鳳帶領全軍出城,提前列陣,再派人去向公孫瓚下書挑戰。
列在前陣的不是陷陣營的兵士,而是一千刀盾兵,在這一千盾牌後面,隱伏著一千強弩兵。
公孫瓚見到自己前陣只是刀盾兵,必會讓他的騎兵先衝,到時隱伏的強弩兵齊出,千弩齊射,公孫瓚想不敗都難。
如果讓他見到自己列在前陣的是強弩兵,他就不會派騎兵先衝,而是刀盾步兵先衝了。
公孫瓚最近一直讓趙雲去城下叫戰,但潘鳳一直躲在城裡不應戰,有時還會到城上罵趙雲幾句,叫他改名叫趙叛,趙雲每次都會氣呼呼地回營。
潘鳳躲在城裡不出戰,公孫瓚也不好向鄴城進兵,強攻城也不行,他的兵馬主要是騎兵,適合平原作戰,不適合攻城。
而且攻城傷亡太大,不值得,那是想都不會想的下策。
公孫瓚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只好放縱兵馬在附近劫掠百姓,想要激起潘鳳出戰。
現在終於等到了潘鳳出城約戰。
公孫瓚大喜,是進是退,是勝是敗,都在今日一戰決定。
他率領三萬大軍,來到城下,卻見潘鳳早已列好陣勢。
看潘鳳這陣勢,是不想鬥將,準備要兵陣相攻了。
鬥將不怕,鬥陣公孫瓚更不怕,自己有一萬多騎兵,怎麼可能會怕潘鳳的這些步兵陣。
尤其是看到潘鳳前陣所列,竟然只有一千刀盾兵。
公孫瓚不由大笑道:“真不知潘鳳這個將軍是如何當的,他難道不知道我騎兵多嗎?竟然還讓刀盾兵為前陣,我的騎兵只要一衝,他們就得潰散,他前陣一潰,我大軍全壓上去,潘鳳之首可得,武邑城亦可下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