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中國大作家> 第166章 改革開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6章 改革開放 (1 / 2)

賈有為禁不住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對應的文學作品對此的真實寫照。

路遙就在《平凡的世界》裡面寫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偏遠農村裡面二十歲的大姑娘竟然連褲子都沒得穿,而整個村的人也被餓的奄奄一息。

楊顯惠的《夾邊溝紀事》裡面寫得就更加的血淋淋和異常殘酷。被“勞改”的那群一千五百多人的右派分子,過著非人待遇,每天有著超過十幾個小時的重體力勞動。

即便累趴下在地上喘粗氣,也不得休息,乃至還被種種鞭打和折磨。他們在非正常死亡之後,檔案裡面被人為造假的寫著死因,全部都是病死。

即便像汪曾祺這種京派家,寫寫小人物浪漫之類的作品,也還是在《黃油烙餅》當中寫出了文革時期對老百姓帶來的長期飢餓和苦難。

食堂分南北二個食堂,幹部們“開會”去一個食堂吃黃油烙餅,燉羊肉等等好東西,而老百姓去另一個食堂,聞得到那邊的香味,卻吃不到,只能吃打來的野菜配上混合面。

在賈有為看來,那些說過去好的人,不單單是沒文化,而且還沒腦子。難不成,長期吃不飽,穿不暖,頭上無半片瓦的日子還比現在頓頓有肉,天天有水果的生活更加美好?

不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而當前的矛盾焦點就在於國強和民富,貧富差距之間的關係沒有處理好。

“幾乎在同一個時間段上面,我的死敵島國,卻是另外一番光景。1945年8月15日,島國正式投降。

在它投降之後,僅僅過去十來年,以1958年為標誌,就此開始了經濟復甦。當時,島國人的生活水平有多高呢?

這可以參考一下傅高義的成名之作《日本新中產階級》一書。書中內容的時間跨度是在1958年到1960年,幾乎恰好對應了我國經濟最困難的三年時間。

島國普通工薪階層的老百姓已經從節衣縮食逐漸開始轉變。他們已然能夠購買得起了黑白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被他們稱之為三神器的東西。

六十年代中期,他們已經買得起彩色電視機,小汽車,空調,新三神器了。1964年,島國舉辦了東京奧運會。

奧運會不單單是一個體育盛會,而且是對外展示國家富強和民族自信的標誌訊號。東京的街頭已經有了不少的自動販賣機。

島國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便很好的平衡了國家GDP增長和老百姓工資增長的平衡。國家強大,人民富裕。

島國才會有自信提出一億中產計劃,終身僱傭,工資收入上面的年功序列制等等一系列國富民強的好舉措。

七,八十年代,島國經濟完全騰飛,直到後來的經濟泡沫出現。就算到了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的經濟泡沫破滅,也沒有讓島國徹底倒下,從而也讓世人見識了它汽車,電子等強勢行業依舊強大。”賈有為開始了一箇中日之間的對比道。

他稍加停頓了一下,接著又道:“島國雖然也是在投降之後的一窮二白,一片廢墟上面從零開始,但是有我們建國之初沒有的最大優勢,人才,專業人員,高階工人,技師的大量儲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