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在夏天,白天時間又長,大家吃完飯出門就聚攏在一堆。誰要是看了大家沒有看過的外國文學作品,比如卡夫卡的作品,立馬就是焦點,被眾人眾星捧月一般聽他侃侃而談。
只有那些沒文化的年輕人才會覺得時髦和文藝的手拿一把破木吉他去公園裡面彈奏,時不時就打架什麼的。再不然,就是跳什麼霹靂舞之類的。
賈有為也有著和其他小孩子一樣的特點,就是喜歡跟在大孩子的屁股後面跑,而大孩子又不喜歡和比自己年紀小的孩子一起玩兒。
大孩子們喜歡跟著年輕人的屁股後面跑,而年輕人又最不喜歡他們。於是,賈有為跑來文青們的聚集地之後,就待在外圍聽他們談文學。即便自己聽不懂,也覺得很享受。
那時候,他最是佩服這一帶的那個文青大哥了。對方一來,眾人不但發自內心的尊敬他,而且漂亮的姐姐們都圍著其團團轉,主動掏錢去買飲料,水果......
文青大哥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作家,願意為之奮鬥終生不悔。為此,這人是深深地影響了賈有為的成長。
就過去的那個時代裡面,一問小朋友,你長大了,要幹什麼,不是解放軍,就是科學家。
還有著一個遊戲,不就是另一個人在你的一隻手臂上面用雙手交叉套圈朝上,解放軍,科學家,農民,工人,以此重複直到手拐處來最終確定你的“職業”。
是解放軍或者科學家的孩子,一個個高高興興和洋洋得意。要是工人,也還好。若是農民,當場就不高興,嚷嚷著不算,非得重來。
《平凡的世界》的大背景就是那個時代。只不過,書中寫的是農村變革,而對應的城市變革就是賈有為那些對過去的回憶。
普羅大眾最受益的春天到來,那是等來了國家後來出臺的政策,三公轉正。這接著就是一大批臨時工得以轉正。
再不然,你想成為有著工作的正式人員,便只有在1979年1989年間對越南的戰爭當中立有功勳。
一個三等功,你就可以申請後調,退伍之後就能夠得到一份公安系統,鐵路系統,電力系統等等今天在老百姓眼中看起來仍舊都是公家好單位的工作之一。
今天,過去那些堅持咬牙挺過來的農民,是才有了工人的待遇,有了退休工資。要不然,他們會和村子裡面的同齡人一樣,哪怕到了退休年齡,也沒得休息,還的幹農活兒。
每每這個時候,這些人拿著茶盅,要麼去打麻將的,要麼去下象棋什麼的,悠閒自得的養老生活讓其很滿足。
他們的追憶,不妄自當年吃過的苦,驕傲的說出,退休了,拿著退休費,也為兒女在婚戀市場上面有了加分。
反之,他們的同村人。和他們一起從偏遠的地方出來,卻沒有堅持住,又返回去的那些人,生活困苦是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