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6章 京城 (2 / 2)

房子唯有一套,那就是一個記在賬面上的數字。敢賣嗎?賣了,一家人住哪裡?所以,這裡的生存壓力空前的大,那是絕非戲言。

只不過,本地人比外地人好就在於少了房租。一個八十平方米的房子能夠住二十八個人,那是一個什麼概念?

名副其實的蟻族。即便是這樣上下床的一個床位,在三環路內,也得七,八百元每月的房租。

若是想要住十平方米內的單間,房租花費也是七,八百一個月,那就只能夠住地下室,不折不扣的鼠族。據說,這樣的人也有超過百萬之眾。

一個初來京城乍到的普通大學應屆畢業生,哪怕找到了工作,也是月工資在二,三千元的樣子。

在京城這樣的地方,確確實實地很低,甚至讓一個人活下去都很艱難。除開七,八百元的房租之外,水電氣,網路,手機費,吃飯,坐車等等那一樣不要錢?

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大學生都會天真的要求用人單位給出四,五千元的工資。至於理由,無非就是在他們看來是這裡讓自己生存下去的最低成本。

其實,用人單位的HR會毫不客氣的反問你一句,這和他們有什麼關係?言下之意就是你活得下去,活不下去,和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公司僱傭人是為了給其賺錢,唯有你給它賺到五塊錢,才會從它那裡得到一元錢,而又不是開善堂的為了平白無故的養活人。

電視新聞,網路上面一些公開的收入資料,那只是資料,而非最真實的情況。唯有個人拿到手的錢,那才是錢。然後,你就會自嘲,又拖後腿了,甚至把內褲都給拖掉了。

在京城的七環外,還有一個近在咫尺的環首都貧困帶。HB赤城、豐寧、淶源等地,至今仍存在著近200個貧困村、154萬貧困人口。

在這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部分老百姓的生活還停留在“走泥路”、“住舊房”、“沒新娘”的極端貧困狀態。

由京城通往ZJK市CC縣的八達嶺高速這段180公里的距離清晰折射出京城與赤城的差別。

一個是雄心勃勃急於跨入“世界城市”行列的現代都市,一個是仍然存在“走泥路”、“住舊房”、“沒新娘”的“環首都貧困帶”上的國家級貧困縣。

雖然CC縣南接延慶、東鄰懷柔,與BJ唇齒相依,山水相連,近的雙方的雞都可以互相串門,對面誰家吵架都聽得一清二楚。

然而,BJ一方的富庶優越與HB一方的愁苦與困窘,卻不是邁過作為界限區隔的那座小橋、那道田埂、那塊界石、那副橫杆就能改變的。

不僅如此,北河省和京城兩村莊僅一路之隔,養老金相差近7倍。蘧家磨村的村民經常會跟鄭家磨村比較。

這邊政府的護林補貼一畝才300元,那邊一畝3500元;這邊村幹部月工資400多,那邊1200多;這邊60歲以上的農民才有養老金,每月只有55元,那邊男的60歲以上、女的55歲以上就有養老金,每月350元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