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完步,父女二人和胖子一起來到了下榻的房間。賈錢錢出了一身細汗,感覺到渾身黏糊糊不舒服,於是就首先衝進了沐浴間洗澡。她是一個天生就很愛乾淨的女孩子,致使賈有為在這個方面是完全不用操心。
賈錢錢在洗澡的同時,順帶也把牙給刷了。雖然這裡只有牙刷和牙膏,沒有家裡面的東西齊備,但是隻過一夜,對付一下,倒也無妨。
胖子不喜歡洗澡,討厭洗澡,於是沒有跟著小主人進去,獨自就直接衝進了房間裡面去。它找了一個感覺不錯的地方,趴在了地上,閉上眼睛就不動彈了。
由於賈有為事先把車鑰匙交給了李泉,好讓他派人把車內那一本波特萊爾的《惡之花》送進了房間。
自己在一個床頭櫃的案頭上面看見了它,以及放置在其旁邊的車鑰匙。除此之外,房間裡面還充滿了水果和鮮花混合在一起的香味。
賈有為坐在床沿邊,拿起它在手,不免覺得很巧合。他今晚才跟女兒說了一說人性本惡,卻出門隨身帶著詩集《惡之花》。
自己早就養成的一個習慣,便是隨時隨地都會至少帶上一本書。等到他空閒下來的時候,也能夠隨手翻上幾頁。
賈有為不喜歡詩歌,最是不喜歡所謂的現代詩。古體詩還有格式,講究韻律,而現代詩都是一些什麼玩意兒?
他每每看到這種什麼“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雞蛋碰在石頭上”,“好大的一對**”等等諸如此類的所謂詩句,便整個人都開始不好了。
賈有為捫心自問,個人還算有一些文學修養,怎麼就看不懂呢?難不成,這真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是詩人與神對話,與神溝通,而自己這一個凡人根本就對此狗屁不懂?
不過,自己對於波特萊爾的《惡之花》是少有的例外。它是一本有邏輯、有結構、有頭有尾、渾然一體的書。作品兼具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特徵。
《惡之花》中的詩不是按照寫作年代先後來排列,而是根據內容和主題分屬六個詩組。
各有標題《憂鬱和理想》、《巴黎即景》、《酒》、《惡之花》、《叛逆》和《死亡》,其中《憂鬱和理想》分量最重。六個部分的排列順序,實際上畫出了憂鬱和理想衝突交戰的軌跡。
第一部分“憂鬱與理想”,寫憂鬱,也寫理想,憂鬱是沉重的,理想是渺茫的。穿行在沉重的憂鬱中,尋找著難尋的理想。
第二部分“巴黎即景”,寫的是詩人眼中的巴黎,或者說是心中的巴黎。這不是美麗的城市,不是繁華的“花都”,而是“熙熙嚷嚷的都市,充滿著夢想的都市,幽靈在大白天里拉著行人的衣袖!
(《七個老頭子》)波德萊爾將詩歌的視野從浪漫主義的大自然拉倒光怪陸離的現代大都市,讓人看到的卻是一幅幅畸形、變態的圖畫。
第三部分以“酒”為題,寫詩人的“以酒澆愁”、“以酒為樂”的無奈與悲涼。
第四部分“惡之花”,詩人從醉酒的幻景轉向直面罪惡的“花朵”。
第五部分“叛逆”,是針對上帝的。在這裡,該隱和撒旦都受到了讚美,因為他們是受害者、叛逆者。世人所希望的,是自己的靈魂能傍著撒旦“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