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止步於武聖、鬼仙,各大教統的精華武學道術也沒有收錄,但絕對能稱得上是智慧結晶。
這兩本大部頭,各個明面上的境界解析詳盡,還有不少法門書寫其中,也是能照著修行的。別的不多說,能讀懂、讀透這兩部的人,那都不會是小人物。
“武學最終,乃堅固肉身,超脫生死,絕非殺戮逞強。世間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若肉身堅強,則能載人直達苦海彼岸。”
這是武經開篇的話。
“世間如苦海,人之肉身如渡海之筏,然苦海無邊,筏終腐朽,唯有神魂堅固,則可捨棄舟筏,以自身之力,遊至苦海彼岸。”
這是道經開篇的話。
若世間為苦海,如何渡海,抵達彼岸?
這便是整個《陽神》世界的修行體系核心理念,根本,在於渡海登彼岸,武術與仙術,是基於這個核心衍生出來的兩種不同選擇,不同的方式。
誰更高明一層?
難以辨明,只知道最為接近彼岸的洪易,是走陽神仙道為主,道經的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洛姜將兩本經在面前攤開,心分三用,讀武讀道,揣摩精義,精神識海在這不斷揣摩中似乎有大光明綻放,那是智慧的光。
《永生》世界,肉身秘境,十重境界。
養生、練力、招式、剛柔、神力、氣息、內壯、神勇、通靈、神變。
這十重境界的變化,其中的精髓精義都在心間流淌,化作一片華美文章,與《陽神》世界的武道作對比。
這一次,是體系的碰撞。
種種靈光,智慧火花,在腦海中閃爍,那是洛姜的理解,其實已經不只兩個體系了。在第二個體系出現,與第一個體系碰撞,互相沖突、互相融洽的情況下,洛姜本身的奇思妙想也在填充,並且推演可能性。
“只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
“只修命不修性,壽同天地一愚夫。”
洪易見洛姜久不翻經卷,忽然間眼中大放光明,口中唸了兩句半白不白的箴言,不知何故。
‘今日讀了兩卷經,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洛姜心裡暗暗思躇,卻是將進入這方世界前的那些想法都丟掉了。
他原本以為,這方世界的體系,要麼修性不修命,要麼修命不修性,是獨的。但事實上,他這想法是大錯特錯!
陽神道,雖然是以自身之力渡達彼岸,但陽神不是生而擁有的力量。在抵達可棄渡海之筏之前,必須要小心護持這肉身寶筏,鬼仙之前,身死便是道消。
人仙道,是肉身堅強,載人到彼岸,從描述上,是最性命兼顧的道路,是身與神同去彼岸的。人仙道初期,靈肉是分離的,被逮到機會,降低陽氣,便可能被攻擊靈魂而死,可中期開始,靈肉合一,便有了對付陰魂的手段,反而不怎麼懼怕被攻擊靈魂了。
這兩條道,那都是性命雙修的道路,只是側重的問題,是重性還是重命。
“洪易,這兩本經卷你先看著,我先去修行一番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