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軍權不在楊公的手裡,將來朝廷一旦穩固,如果劉皮和鄭毅與楊公產生了間隙,則隨時都可以藉故將你拿下。”
楊堅早就想到了這一層卻沒有想好對策於是楊堅接著問道。
“既如此該如何是好?”
“楊公應求仍做大丞相兼都督內外駐軍事,只有如此方能使朝臣應服。”
聖上的疾病正如宮太醫所料龍體已經一日不如一日幾天以後當幾位皇叔陸續匯齊京師長安後宇文贇只剩下一息未斷之優思。
這個時候劉皮再也按耐不住他將鄭毅魯奔和楊堅召集到一處說道。
“據小臣所知,趙王回到長安以借看望聖上之機,已經與顏之怡暗中聯絡,看來幾位王爺真的要採取行動了。”
楊堅這時候突然向面前的幾位說出了前些日尉遲孫盛對自己的告知。
“趙王一回長安就把顏之怡招入趙王府並不斷的打聽宮內的情形。”
“事已至此咱們不能再有絲毫的猶豫,目下就請楊公當著咱幾位的面表明態度,是幹還是不幹?又或許是強攻還是智取嘞、”
劉皮目光如炬直視楊堅說道。
“與其為趙王案板上的魚肉,莫不如先下手為強,如果楊公心有餘悸,那咱劉皮就當仁不讓了。”
“承蒙大家看得起楊堅,又承蒙諸位錯愛,堅已無第二條路可走。”
接著楊堅提高嗓門鄭重的道。
“咱懇請諸位以大丞相名義並總領朝廷內外駐軍事輔佐少主執掌朝務,咱這麼並無他意此乃非常時期,既不做出如此之策恐難以服眾。”
李公輔接話道。
“楊公說的有理,不論從古到今做任何事都要出師有名,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必敗也。”
鄭毅看了劉皮一眼也爽快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大丞相,大總宰,不都是一回事嗎?再說了微臣也從沒有正經的帶過兵,當不當大司馬無所謂嘞,只要是楊公說的話咱鄭毅都聽,支援楊公既領軍又輔政。”
魯奔接著也搭腔道。
“楊公原本就是大丞相嗎,現在官復原職了而已,以咱看沒有人會不服氣的。”
讓鄭毅做大司馬原本就是劉皮的主意劉皮又想讓楊堅去處理繁雜的政務又不情願讓他手握過大的權利不過見鄭毅和魯奔外加李公輔極力支援楊堅劉皮也只好順手推舟的道。
“那就這麼著吧,趁昏君還有一息尚存,立刻下詔。”
當詔書擬好到道工序都已經差不多的時候顏之怡卻死活不肯在詔書上簽字不僅如此他還指著鄭毅和劉皮破口大罵道。
“你們這些亂臣賊子,這是聖上的真實意願嗎?你們是趁聖上之威想顛覆宇文家族的天下,就算宇文家族沒有能人,聖上年幼朝中大權應當由才能出眾的宗室長輩來掌握,皇親之中趙王年齡最長,才能更為出眾,以才,以能,以德,趙王都應適之擔當重則,如果你們這些亂臣賊子蒙聖上的恩寵,就應當一心為大周盡忠,怎能隨隨便便就將朝中大權交於一個外戚呢?小臣只是為大周盡忠而已,絕不做對不起聖上之事。”
“好啊,好啊,顏大人說的真好啊,真乃古今義士嘞,不過顏大人你可知道,現在昏君人人得而誅之,一個王朝之所以走向沒落就是正因為有一個不聽忠言,濫殺無辜,大改國之典章,這麼個糊塗且愚蠢的帝王,現在百姓家家戶戶易子而食,顏大人就忍心的看著那些無辜的孩子充當為別人的盤中餐嗎?你對得起你的祖上顏回老先生嗎?,在下於顏大人同朝為官,希望大人認清當下局勢,伴君如伴虎,顏大人可要好好想想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吶。”
顏之怡憤怒的反駁道。
“就算我被聖上處死或是殺掉,我也絕不同你們這群烏合之眾為伍,恕小人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