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塊放著茶盤全當桌子的石頭周圍。
還擺放著幾塊小型的也比較平整的石頭。
三個人便自然的在石頭上坐了下來。
這個時候。
殘陽已經漸漸消退。
被大火燒過觸目驚心的景象已經被夜色所掩蓋。
從山的深處吹來了陣陣河風。
倒是平添了幾分安詳與靜意。
一陣寒暄過後。
梵靜住持喝了一口茶。
講述了般若寺遭遇劫難的情況。
“早年的鮮卑人不信佛,更不傍佛,他們入關以後受漢家習俗的感染,有部分變成虔誠的佛教信奉者,自北魏鮮卑貴族禮佛成風,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各轄地內大舉的修建寺廟,佛塔,供奉佛像的石窟,到了西魏隨著戰事的持續加劇,既缺兵,又缺糧,滅佛的苗頭便開始顯露了。”
有一次大青山來了千餘官兵。
他們先把般若寺的山門搗毀。
接著。
沿小路上山欲毀寺廟。
寺裡的僧人拿著掃把守住上山的道口擺出拼死的架勢。
般若寺也有千餘的僧眾其中還有不少功夫出眾的武僧。
官兵毀寺只有一條很窄的山道可以攀上。
其他地方陡坡連密尤其是騎兵根本無法上去。
官軍權衡利弊圍了一整天。
天將傍晚的時候終於退走了。
山門被破壞了也沒有在修繕。
反而自然形成了一道護寺的天然屏障。
就這樣相安無事的過了一些日子。
直到大統14年。
突然來了數萬官兵。
將般若寺再次圍住。
“凡45歲以下的僧人解僧袍還俗當兵,老弱者遣散回家種地。”
僧眾們和官軍對峙了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