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遠說:“陰地和陽地的邊界就是魍魎道。回魂鎮本身就處在陰地和陽地邊緣,我們從回魂鎮墜落,就來到了魍魎道。”
這麼說,我們還並沒有完全進入三十三十地獄的範圍,何遠接著說:“這裡既是陰地又是陽地,徘徊在魍魎道的亡魂無法進入陰地也無法再返回陽地還魂,加上這裡的陰氣和半陰地裡不同,又夾雜了陽氣,於是徘徊在這裡的亡魂久而久之就會和進入了半陰地的亡魂變得不一樣,所以我們把這種亡魂稱為魍魎,而這個地方,也就成了魍魎道。”
我說:“可是魍魎都是害人的邪物,如果只是亡魂的話,那不應該是邪物才對。”
何遠沉思了一下,然後說:“那麼就是說,魍魎道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簡單。”
回魂鎮的謎團還並未完全弄清楚就這樣覆滅了,所以我有很多的疑團,我說:“這麼說起來的話,回魂鎮好似是故意建在魍魎道上的,那麼為什麼回魂鎮要建在魍魎道上?這是其一。第二,既然轉輪王薛才是太伏之影的本體,那麼為什麼太伏之影要在回魂鎮的祭塔裡化形,回魂鎮和太伏之影有什麼關係?我記得傳說中的是太伏在黃泉中有感生死,才有了太伏之影,接著太伏之影化十方天尊,可是為什麼會是回魂鎮?”
這些問題何遠似乎也一直在思考,他說:“恐怕只有找到《子午禁卷》才能知道問題的原因,我一直有一種預感,我們所認知的半陰地和黃泉是不完整的,而真正的半陰地和黃泉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恐怕真的沒人知道。”
我們在魍魎道口徘徊,何遠說:“既然已經來到了魍魎道,就說明這裡和回魂鎮肯定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而且進入魍魎道之後,找不到特定的出口是出不去的,迷失在這裡的亡魂更是無法找到出去的路,所以才在這裡成為了魍魎。”
我說:“但是魍魎卻是會出現在陽地不同地方的,而且魍魎被世人描繪成了很多不同的形態,有是小鬼的,有山怪澤精的,也有說是水鬼的……”
說到這裡的時候我好像很軟想到了什麼,我說:“似乎在有些傳說的版本里,魍魎是有形態甚至是身體的,不單單只是虛無的亡魂這麼簡單。”
而且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我說:“亡魂進入魍魎道之後找不到離開的路進而就會迷失在這裡,但是當徹底成為魍魎之後卻又能進入陽地,那麼是不是意味著,魍魎道的出口是由陽氣匯聚而成的,而魍魎其實就是陽氣入體的陰魂!”
何遠看著我,然後說:“薛陽,有時候你真的是讓人驚歎,僅僅只是這樣的一個線索就能推斷出魍魎的形態。”
我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應該比亡魂更容易找到魍魎道的出口,因為我們和亡魂本身就不一樣。”
這個問題何遠沒有回答我,他說:“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之後我和何遠穿過了個入口,進入到裡面。
進入到裡面之後,我看見了像是廢墟一樣的村鎮,甚至這種感覺並不是來到了魍魎道,而是來到了廢棄的村鎮裡,只是這種廢棄讓人看起來像是村鎮,又更像是無人的亂葬崗。
那種感覺就是好似活人和死人都在這裡面,已經完全亂了陰陽,沒有了陰陽之分。
我說:“這些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