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一件器胚承受冷熱膨脹的極限,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是很難,關鍵要看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訣竅。
蕭逸軒的訣竅是透過打造數百種不同材質的武器琢磨出來的,蕭家堡儲備的材料當然比蕭逸軒個人收集的要多得多。
但論起材料的品質和檔次,蕭家堡就算有,也不可能真捨得砸到董峴山等人身上。
尤其是那些六七級以上的頂尖材料,本來產量就小,就算是蕭逸軒自己,輕易都不敢隨便浪費,就更別說董峴山這些高階鍛造師了。
“器胚的承鍛上限,跟器胚的材料有關,也跟材料的材質相關,比如五級的熾焰礦,因為是火屬性的礦石,用它精煉出來的熾焰鐵如果用火煉法進行鍛造的話,
熾焰鐵原本只能承受的五萬鍛就算翻上一番,也不會因為超過了承受極限就爆掉,可如果這種加入哪怕一絲寒氣,熾焰鐵的承鍛能力就會降低一倍都不止!”
說到這裡,蕭逸軒略微停了停,見董峴山等人都跟著點了點頭,蕭逸軒便知道他們已經掌握了材料裡面的五形相剋之道。
“我的取巧之法裡面要用到氣冷,自然會涉及到寒氣,所以這裡面就多了一條限制,凡是火屬性的材料,用批次製造的粗坯是沒法制造出名器的。”
“比如我手裡的這病劍坯,我之所以有把握把他煉製成名器,就是因為他是延展性和容擴性最好的無屬性材料!”
“不想這件器胚爆掉,首先得從‘氣冷’方面著手,我的用的是寒冰真氣,所以這件劍坯是不可能變成火屬性名器的……”
說完這話之後,蕭逸軒就不再詳細解釋了,使用冰寒屬性的內氣進行冷卻,當然是使用水屬性的輔材最好,如果董峴山等人連這點悟性都沒有,他們也成不了高階鍛造師了。
鍛造了數千件並且,蕭逸軒也算是大體掌握了初中高階兵器,以及名器以上各等級裝備差距和區別了,除了兵器本身的主材質之外。
新增輔材種類的多少,輔材的屬性和品質,才是影響裝備品質的最終因素。
普通的白板裝備,大多數都是百鍛級的產品,就算極品也最多五百鍛,再多就容易把器胚給鍛廢了。
器胚並不是鍛造次數越多越好,因為材質才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
一塊生鐵或許能讓你砸上幾百下,但如果是一塊土坷垃,一下就能砸得稀碎,後面還怎麼鍛造?
白色裝備不用新增輔材,因為他根本不追求附加屬性,只要本身夠夠鋒利堅韌,那就是一柄不錯的白色裝備了。
到了綠色這個層次,那就必須新增輔材了,因為綠色裝備多出來的附加屬性,本就是透過輔材的填充來實現的。
按照蕭逸軒過往總結出來的規律,綠色裝備需要三種到十種輔材,藍色裝備十種到三十種。
至於銀色的名器,那得至少五十種輔材才有煉製成功的可能!
多大幾十種的輔材,並不是全部用來追求裝備上的屬性條的,不然藍色裝備就是十到三十種輔材,那豈不是最終的成品能有二三十條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