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這兩年,整個第一軍管轄的佔領區經濟低迷,部隊的物資緊張,後勤供應困難的情況下。
即便是日軍的野戰精銳,在軍需供應上也比往年降低了許多。
甚至還有部隊出現連飯都吃不飽的情況。
結果中條山附近的日偽軍治安軍部隊,透過私底下與中條山的八路軍的生意往來,日子過的卻是相當滋潤。
非但不問第一軍的後勤總處索要物資,甚至還時不時的主動送一些解決燃眉之急的物資過去。
這一來二去的,就算日軍的相關調查部門察覺到其中定有貓膩,但眼下戰局的重心放在太行根據地一帶。
至於晉南地區,日軍只想穩住八路軍即可,乾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小鬼子大概不明白。
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這個口子一旦開啟,將來會由慢慢積累的量變,引發的質變,那將是一發不可收拾的。
依靠著八路軍部隊才把日子過得滋潤,被慢慢腐化的日偽軍治安軍部隊,日子一旦久了,貪圖安逸,害怕死亡。
哪還會有當初與八路軍死戰的勇氣和決心。
……
385旅根據地區域。
原本以日軍第三混成旅為主的日偽軍部隊,叫囂著要徹底打穿385旅根據地,覆滅385旅的八路軍主力。
結果隨著戰局的演變,日偽軍非但沒能消滅八路軍不說,反倒被385旅故意示敵以弱,誘敵深入,反過來被圍困在根據地內。
最終以日軍第三混成旅旅團長石川為主的鬼子軍官們,甚至舍了老臉向指揮部請求增援。
這一戰,385旅一戰成名,打出了諾大的威風。
僅憑一旅之力,硬生生的拖住日軍的第三,第九,第十六混成旅的大部分主力不說,還反過來設下陷阱,讓日軍的三大混成旅深陷泥潭一般,寸步難行。
戰鬥打到這一步,日軍也顧不得什麼顏面了,只想著趕緊將兵力撤回穩固治安區,減少戰鬥的損失和傷亡再說。
於是在不久之後。
鬼子司令官筱冢義男便下達了第一軍的最高軍令,令各部即刻有序向就近縣城撤離。
打不贏,還撤不了嗎?
實際的情況卻是,小鬼子想撤也的確沒那麼容易。
這些年,在暗中迅速壯大,尤其是以一支隊率先崛起之後,帶動的周邊各八路軍作戰團的經濟與軍事的雙重發展。
帶給了八路軍部隊相當誇張的變化。
其中一個由量變引起質變的,正是八路軍部隊手中的裝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