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又有一個團的主力作戰部隊出現在大樹村一帶,並偷襲了縣城。
訊息傳出,傻眼的又何止是山藤健一。
日軍指揮部方面,鬼子軍官們都快麻爪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作何判斷。
這再一再二又再三,先是古河鎮,又是青山村,再是大樹村。
對於八路軍部隊的真實目的,小鬼子是徹底的懵圈了。
山地連在大樹村一帶的戰鬥打響的時候,日軍的全部注意力還都放在才發生過戰鬥的青山村與古河鎮這兩片區域。
再加上大樹村一帶處於整個中條山的西南頂端,又沒有多少軍事價值。
日軍在此駐守的兵力不多。
基於青山村與古河鎮兩處區域的判斷,日軍甚至以為,這偷襲大樹村一帶縣城的八路軍部隊,同樣會在援軍抵達之前迅速撤離。
所以,日軍指揮部沒有多想,下令讓大樹村周邊縣城的日軍援軍,照例向大樹村一帶增援就是。
由於西南邊境日軍總駐紮兵力不多,此次向大樹村方向增援的日軍只有兩個中隊。
而日軍援兵趕到大樹村一帶的縣城時,原本進攻縣城的八路軍部隊,果然再次消失的無影無蹤。
帶隊的兩個鬼子中隊長沒有多想,確定八路軍已經撤離之後,與縣城的守軍做過交接,便帶著援兵準備重新返回各自所在的縣城。
兩個鬼子中隊在途中分兵,他們各自負責駐紮的縣城在兩個方向。
結果,讓小鬼子猝不及防的是,兩支隊伍在返回途中的山道上,突然遭遇八路軍部隊的伏擊。
原來,這最後在大樹村一帶的戰鬥。
韓烽一行的真正目的,就是在這兩支鬼子中隊身上。
對於大樹村一帶周邊日軍的駐兵情況,韓烽一行早就詳細的探查過。
所以,在做戰前,韓烽、張民與杜忠成就判斷出,一旦山地連抵達第三處作戰區域大樹村,並進攻縣城之後,日軍派出的援軍應該在兩個中隊到一個大隊的兵力之間。
這是山地連虛晃一槍,趁機伏擊日軍中隊的絕佳時機。
說到底,無論是古河鎮的戰鬥,還是青山村的戰鬥,又是眼前大樹村的戰鬥。
三支山地連貌似聲勢浩大,實際上卻並沒有對日軍造成什麼沉重的打擊。
了不起是搶奪了城門陣地而已。
而韓烽三人想要做到的目的,不僅僅是突然出現在中條山的三段戰場,用兵力迷惑鬼子。
更重要的是打痛小鬼子,引起鬼子的憤怒。
這樣日軍才會在中條山一帶投入更多的兵力來進行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