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是賈似道> 第四百九十三章 市舶司由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三章 市舶司由來 (2 / 2)

如今大宋朝市舶司這個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真正的走上正軌,建立一整套關稅制度,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潘美。

這個潘美,實則就是後世楊家將裡面有名的大奸臣潘仁美的原型。

當然,楊家將畢竟不是,而不是真正的史實。在真實的歷史上,楊家將並不是那麼威風凜凜,潘美也並不是那麼狡詐陰險。相反,潘美可是當世赫赫名將,一名有功社稷的良臣。潘美的功勞還不光體現在軍事上,在經濟領域尤其是國際貿易領域也就是海貿也頗有建樹。

潘美統兵平定南漢後,宋太祖派潘仁美去掌管“廣州市舶司”,潘美看到了榷賣制度的漏洞,立即上奏朝廷,建議把榷賣制度改成關稅制度,即不再壟斷收購那些個的貨物,而是由市舶司對貨物做出估價,然後按照估價的十分之一徵收賦稅,徵稅以後外商拿到朝廷的憑證就可以自由出售。

不得不說,宋太祖趙匡胤確實是雄才大略,很爽快的批准了潘美的建議,於是非常“現代化”的海關制度就在北宋初年確立了。

有了這樣的改變之後,各路海船源源不斷地湧進了廣州海港,以至於廣州海關應接不暇,後來大宋朝廷不得不在泉州、杭州、明州(也就是後世的寧波)等地相繼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

如今各個港口市舶司收取的海外貿易的關稅,可以說是佔據了大宋朝賦稅的差不多四成之多,畢竟現在的大宋朝除了四大港口的市舶司對海外貿易收取商稅外,對大宋朝境內的商人收稅可以說是少的不能再少了,這也是為什麼賈似道會讓謝舉伯考慮對商業加稅的主要原因。

不過加稅,顯然不是一時半會的。

當然,賈似道的這個市舶總司衙門,除了廣州市舶司被趙昀劃撥到市舶總司衙門下之外,其餘如泉州、明州(慶元府、登州、杭州港的市舶司都依然在三司使衙門管轄,並沒有劃撥到賈似道的市舶總司衙門下轄。

其實這也正是為什麼當初陳同、楊鐸兩人在泉州港設立市舶司衙門始終不得成行且還被吳良針對的其中一個原因。同樣,慶元港賈全兒那個市舶司衙門,如今更像是個擺設。

聽到賈似道說不是關稅的那一成分子,裘書瑜等人鬆了一口氣之餘,也有些小失望。不過既然不是那個一成分子,那麼廣州港還有什麼分子?那一成分子又有什麼用?

“擴建之後的廣州港,肯定會有更多的海船前來,到時候港口的倉庫貨物的存放海船的修繕等等,都會由市舶司衙門來統一管理。這些可以算做市舶總司衙門的資產,所以本官才會說有你們四家一成的分子。”

賈似道解釋道。

其實如果按照後世的做法,商船顯然也是不能免費停靠的,但是現如今為了給廣州港帶來足夠多的商船,賈似道決定再緩緩。至少也要等到他將其餘四處市舶司全給收入囊中才能成行。不然只對廣州港的船隻停靠收錢,那等於是將商船拱手送到其餘幾個港口。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