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從何而來?
文明從何而來?
萬物從何而來?
關於一切的伊始,我們無從所知,在那些文明窮盡千萬代的探索之後,我在他們犧牲之後選擇了這條路。
這是他們尚未踏上的泥濘,也是我即將送葬的黎明。
在掠奪了數以兆億的文明之後,我終於從得到的資料中分析出所有問題的本質。
在最初之前,一切尚處於“無”。
“無”, 代表一切都未誕生,有知生物所能理解,觸及到的所有知識都還只是虛空中無法迴盪的妄語,萬物間只有無序,且凝滯的能量,空間和時間此時都在未曾被觀測的悖論中隱匿,那裡的故事無所從知,也無所不知。
就像一灘死水,存在,但無謂。
然而,就在某天,未知的手觸動了其中的某個環節,“動”的概念憑空產生,能量依然無序,卻也不再凝滯。
律動,節奏,擠壓,風暴。
無窮無盡的能量反覆傾碾,一環接著一環,沉積,疊加,聚攏,複製,最終,它們在最初的概念下昇華,得以進階成更高階的存在。
於是,物質誕生了。
物質與能量共存, 卻高於能量。
能量由概念引導,因而衍生物質。
物質在能量的干擾下產生了各種運動,物質在能量的作用下被反覆升格,降格,隨即分化成了不同的形態,不同形態的物質又將周圍的能量劣化成相互排斥,位階不同,存在形式各異的次級能量。
再之後,物質和能量經過漫長,或者一瞬的磨合,光,熱,力,依託著空間誕生了。
“然後呢?”
她的意識沉寂在光斑的最深處,問它。
然後,在一切都穩定之後,構成世界的第三個因子終於接收到了有序的資料。
第三個因子隨處可見, 可對你們來說, 卻又好像從未存在,它在時間誕生之前已然存在, 但那隻手改變了它的純粹,它是書本上記載的輓歌,亦是巖畫上奔跑的群狼,大多數文明僅能將它記錄在某個載體上,失去載體便以為失去一切,但實際不然。
它是比能量,物質更穩定的因子,沒有任何事物能干涉它的存在。
就比如你認識的那個孩子唱的歌,她是戰場上最後倒下的,你以為那首歌隨著她的死便再無聽眾,她的記憶隨著肉身的消逝奔向虛空,她的心魂也在自然的侵蝕下潰散成其它物質,她的人格,尊嚴,熱情,執念已成永恆,再也不會。
你錯了。
時間記住了她,海風記住了她,那片大地上,每一顆染上她血的沙粒都記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