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不論是意識連結,還是意識空間,亦或者是過載和修復,都不是學徒緊缺的技能。
相比較於技能樹的學習,他更需要實現對機械單元的製造,哪怕是製造出一些相對初階的機械單元,也可以。
所以他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攢一大波通用點,購買一臺流水線組裝機,稀有度不限,白色也可以。
在契約者的機械方向強化體系中,要想製造戰鬥機械,就必須要實現工業原料→工業材料→零件→機械單元成品的過程,用到組裝機。
當然,學徒也可以手動組裝,但手工作業的效率慢到令人髮指,一個月下來估計只能拼出一個部件。
只有組裝機才能勉強滿足學徒的製造需求。
學徒計較已定,便從思緒中脫離出來,睡了過去。
等到他醒來時,他的身邊已經多出一套工作制服,以及一個工牌,上面寫著高階研究員斯登,還附著一張藍底肖像照片。
學徒穿上工作服,戴上工牌,笑眯眯地走出了宿舍房間,然後來到了電子工程部所屬辦公室,坐上了屬於自己的工位。
此時莫斯.戴森已經來到了崗位上,他看到學徒前來,便笑呵呵地給他佈置了幾件工作,內容是寫幾段複雜程式碼,要求在午餐之前完成。
但學徒只用了幾分鐘,就完成了在莫斯戴森看來需要一上午才能完成的複雜工程。
驗收過學徒的工作成果後,莫斯戴森大喜過望,他將學徒的工作成果上報給上級領導,並向其申請將學徒調為自己的隨身助手,以加快核心專案的研究速度。很快,OA辦公系統傳來了一條訊息:同意調崗請求。
得到許可後,莫斯戴森便將學徒帶到了位於地下三層的一個龐大電子實驗室,這裡安裝著大量電子裝置,其中的一面牆壁上坐落著一座用高強度防彈玻璃焊接製造的陳列櫥,裡面便陳列著天網專案的核心研究樣本:殘缺的微型神經元網路處理器(T800型)。
在電影正傳中,天網專案便是圍繞這枚殘缺的晶片展開的,堪稱終結者整部系列電影的萬惡之源。
但現在,它的身邊又多了一個“鄰居”,便是學徒贈予的那枚微型神經元網路處理器(T750型)。
T750型神經元處理器雖然比原有的T800型處理器要落後整整半代,但它有著後者無可比擬的一項優勢,那就是,這是一枚完好無損的處理器,各項功能均未受損,甚至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也就是說,莫斯戴森可以直接讀取該處理器內儲存的資訊,或者說,複製。
莫斯戴森怔怔地望著那枚T750型神經元處理器,臉上一點一點浮現出幸福的笑容。在白色led燈光的照耀下,他的眼中竟彷彿閃爍起了希望之光。
他再一次暢想起了那幅美好的畫面:
所有的電子裝置都安裝上了天網系列程式,所有的工具都變得自動化,人們的生活因他的努力變得更美好。
而他,也將青史留名。
學徒更明白這枚晶片對他的意義。
有了來自未來天網科技的成熟程式資訊,莫斯戴森主導下的天網專案進展速度必將會突飛猛進,一日千里!
莫斯戴森轉過頭,看向學徒,笑著問道:“你應該已經知道我帶你來這裡的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