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地有點小小不爽。
喝完水,開啟電視選了個綜藝節目放鬆了會兒,等休息的差不多了,李承佑關閉電視,進入書房又開始了忙碌。——《想見你》這部劇的劇本改編的差不多了,還剩下最後一集。李承佑決定今天把劇本全部寫完,然後就可以把電視劇的事暫時放下,開始編寫電影的劇本。
時間流轉,不覺間悄然而逝。
等敲下最後一個字元,選擇儲存,李承佑看了下電腦上的時間,已經是下午五點多。
揉了揉眼角,伸了下懶腰,李承佑從椅子上站起身,扭動著上身左右活動了下。
然後又低頭看了看電腦上的時間,想了想,又在電腦前坐下,輕點滑鼠右鍵,新建了一個Word文件。
在文件內輸入《恐怖遊輪》四個字,李承佑正準備先寫個劇情簡介。
但視線瞥到‘遊輪’這兩個字,略微斟酌,還是選擇了刪除,又輸入了一個新的標題——《迷失三角洲》。
《恐怖遊輪》這部電影前世在不同的地區上映時曾有不同的譯名,比如汪洋血迷宮輪迴三角迷失三角洲、三角形等等。李承佑之所以沒有選擇流傳最廣的《恐怖遊輪》這個名字,是因為他不打算跟前世的導演那樣把電影主要拍攝場景設定在遊輪上面,甚至還要為此再建造半個遊輪作為拍攝場地。
大洋上的遊輪固然有一定的隱喻,暗示人生難以自渡,沉溺苦海之中。
但沒辦法,李承佑窮啊。
其實《恐怖遊輪》這部電影最為吸引人的特質,是電影中奇特的輪迴式劇本架構和宿命般的一波三折。建造半個遊輪固然能讓場面看起來更為宏大,提升一定的逼格,但誰讓李承佑窮呢。他如果想在自己的第二部電影中佔據主導權,就必須降低電影的製作成本,在那些沒有必要的支出上能省則省。
也是因此。
李承佑決定把拍攝場景設定在一座荒島上古典豪華的酒店中,當然,荒島上肯定不會有什麼酒店,這需要後期透過剪輯進行切換。
但這樣至少租借一間酒店幾天總比搭建半個遊輪要省錢吧。
而且大洋中困於荒島也有一定的寓意,豪華酒店也能夠提升逼格,比前世原版電影也差不到哪去。
甚至若是能跟酒店老闆有效溝通了,搞不好連酒店的租借費都不用掏,更甚至或許還能再拉到一筆廣告費。
畢竟電影一旦大火,這家酒店肯定會跟那些熱門影視劇的拍攝場地一樣,成為影迷新的觀光熱點。
也是因此。
正是因為有著這些綜合考慮,李承佑放棄了《恐怖遊輪》這個名字,而是採用了另一個譯名——《迷失三角洲》。
坐在電腦前,李承佑先在腦海中又回顧了一遍電影,然後開始編寫劇情簡介。
但這邊才剛輸入幾個字,電腦右下角工作列上的Kakao圖示忽然閃動起來,李承佑隨手點開,發現竟然是IU發過來的一條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