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後我成了大文豪>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體》的宇宙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體》的宇宙觀 (2 / 5)

文學是人類的精神世界,它能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而科學卻是在保障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生活方式更便捷,往大了說,是讓我們得以生存下去。

所以孰輕孰重,大家心裡都有桿秤的。

可知道歸知道,人們更為熟知的還是知名度較高的作家,說句有失公允的話,陳天弘現在的名氣都比一些科學家要高。

許多人都知道陳天弘的名字,對於那些科學家的名字卻叫不上來幾個。

他們工作性質就代表了是默默無名的,就算出一些論文,文章,也僅是圈子裡人知道而已。

哪怕像季太東這樣的大科學家,也會被人們選擇性遺忘!

就比如曹興奎,雖然他也是科學院物理學部的院士,可提起他,大家第一念頭想起的是他所寫的科幻,而不是科研成果。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也是選擇成為科學家的悲哀!

但相信經過陳天弘這麼一說,人們的目光會開始側重他們,因為頒獎典禮是全國直播,看得人非常至多。

並且隨著陳天弘知名度的提高,他這番話的影響也將越來越深遠。

而陳天弘選擇說這番話,還真不是《流浪地球》寫的就是這樣,他是性情了!

《流浪地球》真正的核心思想是作者在思索,思索人性與自然,與宇宙....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人類的文明到底扮演了何等角色,又該如何的將文明延續下去。

陳天弘如此頌揚科學家,也是受到了前世的影響。

當時他處於的時代,很多巨星隕落....這些與我們同時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平常的時候我們沒有什麼感覺。

覺得他們和伴隨我們的日月星辰沒什麼區別,時常也不大會想起他們,我們總覺得他們永遠會在。

可他們和日月星辰不同,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劃過天幕就不再回來....

在那時我們才能明白到失去他們的痛苦,那是一種恐慌感,就如同丟失了信仰一般,丟失了心中的指望....

因為只有他們在我們才能心安!

.....

掌聲持續了許久,終於在某個時間點,漸漸的平息。

這時陳天弘繼續開口說道。

“我們在敬畏科學的同時,也不能完全的放棄我們的精神追求,文學和科學其實是分不開的....

科技的創新需要創造性的思維,這種思維恰巧是文學能提供的,因為書寫一篇文章,一部,是在創造一個世界,需要無盡的想象力。

在《流浪地球》中人類的意義不斷被拷問,在巨大的災難面前,傳統道德和社會準則都備受考驗。

他們所付出的代價是高昂的,藝術、倫理、常識,一件又一件曾經無比熟悉的特色從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

當人類為了生存而生存的時候,已經失去了生存的意義,也是造成了後面反叛的緣由所在。

這也是書中的另外一個核心思想,文學創造是我們必須擁有的東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