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笑社》第一季結束後,曲霄雲和秦霄閒沒有絲毫鬆懈。
當晚聚餐過後,次日又投入到了《全國相聲大賽》的準備階段。
由於第一期錄製時,聽到了很多酸同行指桑罵槐,很刺耳的包袱,曲霄雲和秦霄閒決定第二期錄製的作品定為《論雅俗共賞》,改編自《我要反三俗》。
這個段子有故事了。
曾經,一眾相聲界的表演藝術家,針對郭德剛等在小劇場表演以普通市民為受眾但內容較為“異類”的相聲,提出要抵制相聲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的倡議,矛頭直指郭德剛。
郭德剛對此不服,後以此事件拿來當了相聲包袱,創作了相聲段子《我要反三俗》。
當然,因為還要在電視臺播放,作品是要做修改的,倆人改的還不錯,主題也是圍繞著雅俗共賞方面找包袱,包袱大多都是諷刺為主,懟檸檬精是夠了。
兩天後。
下午兩點錄製開始。
曲霄雲和秦霄閒提前一個小時就到了錄製地點,化妝做準備。
曾經小嶽嶽火了之後問過師父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錄節目遇到曹金了該怎麼辦,郭德剛的回答是,該打招呼打招呼,有事是我和他的事,和你們之間沒關係。
雖然有過這話,但曲霄雲和秦霄閒都一致認為,除非同臺節目組要求,不然絕不理何韋這種無義狼。
況且壓根沒見過面,也讓旁人說不出什麼來。
一點五十。
曲霄雲和秦霄閒穿著一身黑大褂,進入了候場室。
候場室這會人幾乎到齊了,何韋師徒坐在c位,身邊圍著一圈同行,正聊的火熱。
參賽的這些選手裡,屬何韋歲數大,身邊圍的這些選手們一口一個何老師,叫的倍親切,同行是冤家此刻一點都沒體現出來。
和他們見曲霄雲和秦霄閒的時候,根本就是兩種感覺。
真應了那句話了,當今相聲分為兩個門派,德芸社和德芸社以外,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曲霄雲和秦霄閒進去之後,找個角落的座位坐下了,也不稀得理他們,心想錄制完就走,這地兒讓人待的很厭煩。
何韋穿著一身灰大褂,坐在椅子上,布鞋離地一寸高,邊扇著扇子邊給圍著的這些選手們,聊著一些自己所謂的舞臺經驗,他那心眼跟藕似的,說的都是一些白開水,但周圍人還挺愛聽。
還故意壓低了聲音說,說著說著時不時還拿摺扇把嘴遮住,搞得像誰願意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