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bp結束,藍色方MMC,上路楊戩,打野公孫離,中路楊玉環,下路劉邦,輔助大喬;
紅色方GK,上路花木蘭,打野馬可波羅,中路貂蟬,下路夏侯,輔助孫臏。
“好的,雙方bp結束,遊戲正式開始了。到底是MMC新隊伍和新GK到底誰能夠獲得首勝,讓我們敬請期待。”李酒說。
怎麼打貂蟬?
基本只要是稍微會一點的王者玩家都知道,反她的藍buff,不給貂蟬藍。
沒有藍buff的貂蟬,不然CD很容易不夠,而且經常跳著跳著就沒藍了,不管是清線還是打團,都非常的受限制。
GK選出了馬可,一個不吃藍buff的打野,為的就是給貂蟬讓藍,所以GK毫無疑問的要爭的貂蟬的藍。
“我在中路搶線,沈俠你們三個進藍,一級我們有優勢不用怕。”阿水開局進行指揮。
沈俠觀察局勢,附和阿水說:“直接進就行了,夏侯在上路露了,支援不過來,放心上”
楊戩在上路視野中出現了夏侯,沈俠沒想明白為什麼對面會把夏侯放在上路。
GK的陣容,一級就夏侯有戰鬥力,其餘的都是戰五渣,為什麼不把唯一一個前期有戰鬥力的英雄放在MMC最大機率進攻的地方呢?
沈俠可能沒發現,這就是他的強勢之處。
能夠一眼看出陣容和局勢的特點,發現破局點,找到其中問題,這也是沈俠為什麼玩打野一上手就非常容易的原因之一。
這個特質並不是所有的戰隊都具備的,很多的教練對局勢的分析並不夠,或者只是根據英雄強度以及隊員的擅長去拿陣容,並且拿到陣容也沒有好好的去佈置。
隊員們肯定按照自己下意識的分路去走呀,謎神一向走上路,自然下意識的去上路了。
老一看謎神走了上路,自然只能去下路了,於是分路就這麼按照習慣定下來了。
至於對面怎麼打?那也要對面進攻了才知道呀,誰又會提前考慮這些呢?
也許季後賽或者總決賽會考慮,但一場常規賽而已,不值得花那麼多的時間。
很多技術水平相差不大的戰隊,差距就是這麼拉開的。
一個優秀的教練和一個平庸的教練的差距也是這麼拉開的。
細節決定成敗。
職業比賽不講究單挑,MMC劉邦,公孫離和大喬一起湧進GK的藍區。
劉邦位移過牆開藍,沈俠跟進,二人趕走在藍buff草蹲伏的花木蘭。
大喬配合公孫離隔牆給輸出,GK孫臏支援過來,無力的丟一個定時炸彈掛在劉邦身上,對MMC的反藍行為沒有任何主檔作用。
GK這邊,基本在按照習慣打遊戲,馬可在打紅,夏侯在下路和楊戩對線,中路貂蟬在和楊玉環搶線,沒法組織起任何反抗。
“放了吧,等我打完紅我們去反對面的藍。”黃大仙切屏看到自家藍區的局勢,下意識的指揮。
“能反嗎?”老有點擔心,如果對面反包過來,GK其實並不好打,雖然馬可前期有紅buff,戰鬥力稍微能強那麼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