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徵服者> 第六百二十七章 真正的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二十七章 真正的儒 (1 / 2)

看著若有所思的兒子,朱厚煒嘆息道:“你皇伯修建豹房,其本質就是為了對抗勢力日益龐大的文官集團,然後透過宦官去制衡外朝,然而劉謹死了,外朝絕對不會允許大明再出現一個劉謹,於是對正德帝的限制更緊。

文官勾連內廷,削弱並控制宦官力量的成長,身心俱疲又不喜束縛想要血染疆場當個蓋世名將的正德帝最終選擇了避退,這也是父皇之所以能繼位的先決原因。

正德帝甩膀子跑了,但是難題並沒有被解決,父皇繼位之初,以楊廷和為骨幹的外朝,肯定也擔心父皇成為第二個正德,所以他們會依舊玩老一套,在這個早被滲透,已然四處漏風的紫禁城,父皇當年同樣是如履薄冰吶。

但是父皇比起正德帝擁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父皇在湖州就藩的時候培養了一大批嫡系,培養這些人不是為了別的,說實話就是想要為皇兄輸血,讓皇兄擁有對抗文官集團的資本。

這個資本就是軍隊,身為大明皇帝連軍隊調動都能遭受兵部的無盡掣肘,說出去是何等的可笑,文官架空了皇帝的兵權,那麼身為皇帝就要把兵權奪回來。

父皇登基之初的那段日子當真是步步維艱吶,如果當時滿朝大臣的心思都放在宗室身上,想要看父皇如何解決掉宗室這塊頑疾,哪裡會有那麼容易給父皇得手。”

朱載垣重重點頭,嘉靖朝這十八年,尤其是前十年,絕對堪稱是傳奇,也發生了太多太多難以置信的事,那些事隨隨便便拿出來一件,要是換做別的朝代,不掀起軒然大波,不吵上個三五年根本就不會有結果,沒準就會變成黨爭的導火索,甚至於有些事就算經歷十幾二十幾年都未必能成功,比如科舉改革!

這是文人的道統吶,強勢如太祖皇帝面對士子鬧事,最後也不得不弄出個南北榜,文人確實手無縛雞之力,但是誰敢小覷文人的戰鬥力,最後一定會輸的很慘。

這天底下最尊貴的自然是皇帝,但是皇帝如果不想成為暴君,昏君,那麼就不可能以殺人來治理天下。

殺人只是威懾,是讓天下人知道皇帝擁有隨時隨地要你命的本錢,卻不是手段,一味的殺人,恰恰是一位君王最無能的體現!

朱載垣不知道後世有一種終極武器叫做核,所以他也不知道核武器存在的意義就是震懾。

皇帝殺人的辦法很多,但核武器就是終極大案的核威懾,難不成殺幾個小魚小蝦也要動用核武器?

可惜的是古往今來太多色厲內荏的皇帝以為透過暴戾手段就能達到目的,他們不知道的是,毫無意義的大屠殺固然能殺破人膽,可一樣會讓百姓的仇恨加劇,從而導致連綿不絕的農民起義,短命的暴元還有後世幾乎貫穿全朝鎮壓民變的滿清皆如是。

“儒家的思想可圈可點,能讓歷代君王信任並一直任用儒家讀書人來治理天下,如果一無是處,難不成當權者都是傻子?”

朱厚煒淡笑道:“開國君王沒有人是傻子,傻子也成不了開國君王,但是他們一直用儒家,不是說沒了儒家這個天下就玩不轉了,要知道任何一朝開國之初是最容易形成統治秩序的。

比如本朝的太祖皇帝,如果鐵了心的發展一種學說來取代儒家,難道取代不了,比如法家!但是沒有……因為儒家的思想契合君王的統治理念,儒家也會盡全力去為君王的正統性做出最完美的詮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