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徵服者> 第六百零二章 何去何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二章 何去何從 (2 / 2)

但這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要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所有人齊心協力!

然而現在看來,齊心協力就是個笑話……

七名副議長雖然只有張璁發聲,但其他六位的沉默其實已經表明了態度,朝堂之上,位高權重的大佬似乎已經都選擇了妥協,那還怎麼玩!

難不成要死諫!

死諫要是有用也就算了,可有用嗎?看看成為笑柄的陸完……

翟鑾冷冷的看著這一幕,他為這殿中議員感到莫名的悲哀!

士人免稅,說白了就是儒家讀書人免稅,至於以前龐大的免稅團體還有宗室和勳貴,現在呢?

超過七成的宗室勳貴被弄去了海外,剩下的在大明根本就待不了多久,家族都去了海外,大明的土地難不成還能帶走?

所以土改政策的最大阻力早就沒了,還剩下個儒家……

儒家,現在還有多少純正的儒家人?

科舉新制,說起來是以儒為基,以雜為輔,可實際上是什麼,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心知肚明。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尋常的讀書人對抗不了大勢,那就只能順應,順應的結束就是本來打算堅守的立場被一點點撕裂,儒家的基本盤被一點點蠶食……

大明的六七品官員還有多少是純粹的儒家人,七品下的還有沒有儒家人!

幾十年之後呢?

儒家……還有純正的儒家嗎?

不要忘了,新學讀書人哪怕步入仕途都是不享受免稅權的!

如果皇帝選擇再過上一些年再對免稅田動手,那時候又會是什麼局面?

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天下齊心,可倒海翻江,然而人心怎麼可能會齊……

翟鑾之所以會覺得悲哀,是覺得儒家人之愚蠢,覺得他們面對大勢,明知不可為還偏要為之,這要是面對家國大義,那麼就算慷慨赴義,那還算得上是鐵骨錚錚,還能名垂青史,可現在算什麼?

以私利來損國,最終死了,那就算死,最終也只會被釘死在恥辱柱子上面,永世不得翻身。

多麼簡單,多麼淺顯的道理,偏偏這些人就不懂,何其悲哀……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張璁。

議會上的一切不可能瞞得過皇帝的耳目,那麼張璁今日所為,就是來日踏上人臣之巔的基石!

屆時,他又何去何從?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