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百姓都想要移民吶。”朱厚煒嘆息道:“朕以為在朕的改革舉措下,大明百姓的日子應該好過多了,有嚴刑峻法,不把百姓當人看的那些畜生官員也該少了不少,至於勳貴和宗室也都移出去了三成,然而拖家帶口來天津等待移民的百姓依舊絡繹不絕,何也?是因為百姓覺得在大明活的艱難甚至難以為生,所以他們想要走,想著離開大明,去尋求一條活路,這是朕的責任,更是天下官員和權貴階層的責任!”
“老臣慚愧……”
“楊愛卿無需自責,國貧民弱,乃歷代之像,唯一的區別就是盛世的時候百姓日子稍微好過一點,亂世的時候命如草芥罷了。
百姓之所以要背井離鄉,其根源在於土地、隱戶,百姓失地的原因太多,無需廢話,至於隱戶……
沒有誰是天生的奴僕,然而百姓還是主動成為隱戶,這其中的根本是為了活下去,為了尋求庇護,為了逃避苛捐雜稅。
再加上大明堪稱混亂到歷代所未見的戶籍制度,大明的隱戶數量甚至遠遠超過在籍的數量,這情況已是可見一斑。
朕知道,深深知道土地之弊對於大明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甚至諸位愛卿也知道朕遲早有一天會對土地乃至隱戶動手,只不過一直不能確定朕什麼時候會動手,會如何動手罷了。
但是有一點諸位愛卿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一旦朕要對土地政策動手,那麼朕就會徹徹底底的站到天底下所有利益階層的人對面,其影響甚至比要比設盟,讓諸位愛卿覺得危及儒家道統更加深遠。
所以諸位愛卿覺得朕一定會等,朕也打算等,至少等到移民移的差不多了再說。
當然,諸位愛卿更關心的是朕會如何解決土地政策,這個早說無益,土地也好,隱戶也罷,現在都還不是談的時候。
至於天津衛聚集的百姓,現如今谷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此時應該回航一月有餘,那麼最多三個月就會回來,屆時加上這大半年打造的海船,遠洋艦隊就能擁有海船八百艘,一次便可輸送移民超過一百五十萬!
當然,移民的速度跟不上天津衛人口的增長速度倒也是事實,這樣吧,派人去天津告知百姓,現在山西那邊的煤礦缺少大量礦工,富餘的人手可以先去山西當礦工,每月還能賺些銀子……”
“臣遵旨。”
朱厚煒眉頭緊鎖道:“移民之事刻不容緩,卻偏偏又急不來……安道爾會戰之後,皇兄實際上已經將大武皇朝的領土擴進到了法蘭西,下面就該對神聖羅馬帝國還有義大利動手了,但是在朕看來教廷不可能會眼睜睜的看著大武蠶食西歐土地,恐怕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楊一清不解道:“安道爾會戰,武皇殲滅俘虜西歐聯軍百萬之眾,如今西歐能夠組織的兵力也就五六十萬,就算臨時徵募,最多也就百萬,此消彼長,陛下何憂之有?”
“那是你們不懂西歐,不懂教廷……”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