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徵服者> 第二百二十一章 勳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一章 勳貴 (2 / 2)

於是滿朝被嘉靖皇帝接連而至的新政給弄的渾身無力的時候,便沒來由的回想起了正德皇帝的好……

然而在楊廷和的眼裡卻又是另外一番考量。

儒家的官員其實並非多反對革新,在歷史上也有不少儒家官員主持的變法革新取得過不俗的成效。

就好像嘉靖帝說過的那樣,這天下沒有永遠一成不變的成法,更沒有萬世不移的祖制,不管什麼樣的制度都需要適應當前的時代,而不是讓時代去配合祖制,那樣國家就永遠會裹足不前,對於江山社稷而言,弊肯定大於利。

儒家在乎的是利益,他們自身的利益會不會在變革當中受損,如果會,那麼變革就是錯的,如果不會,那麼就沒關係,如果受損不大,面對強勢君主,也會屈服。

作為嘉靖朝的第一位首輔,楊廷和跟嘉靖帝接觸的最多,也自認最瞭解嘉靖,所以他很憂慮。

因為他相信,今天嘉靖帝還沒有觸及儒家的核心利益,十有八九是因為還沒有能力,可等到嘉靖某一天覺得自己有這個實力了,那麼或許儒家將會面對翻天覆地的鉅變。

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或者是危言聳聽,而是透過對嘉靖帝登基之後一件件事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結論。

那麼儒家會在這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變當中,最後走向何方,誰的心裡都沒底。

現在正德皇帝掃蕩草原,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明將再無北境大患,那麼楊廷和猜測,嘉靖帝的下一個目標就該是屯兵了。

內心深處嘆了口氣,楊廷和拱手道:“威武候立下滔天大功,老臣以為當晉其為公爵。”

儒家最不希望看見的一件事就是武人封爵,因為一旦封爵,就意味著大明又多出一位勳貴,而且還是新晉的勳貴,和老牌傳承的勳貴不一樣,新晉的勳貴是足以抗衡文官集團的。

至少傳承的勳貴不會輕易犯下大錯,否則文官的彈劾就算不會讓其丟掉爵位,也足以讓其焦頭爛額。

老朱家對待勳貴本就刻薄,你要是有十惡不赦的把柄落在皇帝手裡,人家把你貶為庶民,都是光明正大,而且還能在民間落個不錯的名聲。

但是新晉的勳貴,如弘治朝的張家兄弟,如薛後她爹,滿朝上下基本上都是敬而遠之,因為文官知道,只要有太后在,只要嘉靖帝和薛後夫妻和睦,那麼這幾位就是百毒不侵!

文官不喜歡天下誕生出新的勳貴階級,皇室同樣不喜歡,哪怕勳貴階層天生是和皇家站在一起的也是一樣。

新誕生一個勳貴,就意味著大明多出一個特權階層,皇帝只要不擔心自己的名聲,他可以肆無忌憚的罷免官員,但是對勳貴階層不能。

每一位非宗室勳貴,對於大明而言,其本身或者祖上都是為大明立過功的,就算是外戚,那和皇室也是姻親,你對這些人刻薄寡恩,那真的會寒了天下人心。

對於武人來說,封侯拜爵乃是畢生為之奮鬥和追求的目標,他們出生入死,為大明的社稷灑下熱血,最後混到一個爵位,皇帝想擼就擼,想苛待就苛待?

那武人以後誰還為大明拼命!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