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頭的臉上浮現出幸災樂禍的表情,似乎在想當初自己沒有順位暫代首輔的決定是多麼的明智。
“要請內閣自己去請,朕當初派人去請王鏊,他不給面子,朕丟了一次臉,難不成還要丟第二次?”
楊一清的內心是絕望的……
內閣首輔回鄉丁憂,服喪期滿,等待還朝,天子下旨,順勢而還乃是正理,他自己若是跑回來,豈不是跟天下人說他貪戀權位?
至於讓內閣請,那也是不可能回來的,丟不起那人。
楊一清抑鬱了,他一直覺得皇帝和楊廷和之間,君臣還算是相得,現在咋覺得皇帝似乎不太希望楊廷和還朝?
難道是覺得和他配合的更有默契?
“臣遵旨……”皇帝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楊一清也只能領旨。
“諸位愛卿可還有事?”
“無事,臣等告退!”
等到眾臣退去,朱厚煒胸中一塊巨石總算是落了地,科舉改革邁出最為堅實的一步,儒家的根基鬆動了。
想來颶風也要開始了……
颶風來了!
楊一清等輔臣回到內閣之後,第一件事是由楊一清執筆給楊廷和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
皇帝不肯下旨,內閣也不可能敢偽造聖旨,但是在信中表達一下皇帝期盼楊首輔還朝的意思還是很有必要的,至於楊廷和會不會賣賬,那隻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梁儲同樣在擬文,擬的乃是科舉改制之告示,儒家大臣的文采那是毋庸置疑的,洋洋灑灑幾千字的文章一揮而就,就跟吃飯喝水一般輕鬆愜意。
很快這張告示就被張貼在了……國子監的大門口!
除了已經步入官場的讀書人,這天底下聚集最多讀書人的地方必然是國子監,哪怕是被皇帝大力扶持的燕京大學,至少在當前,這人數也沒法和國子監相比。
而國子監的監生只要能順利畢業,那麼就擁有進入官場的資格,但是絕大多數的監生都還是希望自己走科舉出仕這條路的。
因為監生出身之官員在官場上也是最不被重視的一類,升遷速度……除非朝中有人,否則這輩子想要混到四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就是說科舉對於讀書人的影響,很顯然在國子監最能被體現的清清楚楚,將告訴貼在國子監門口,內閣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看看監生們的反應有多激烈!
內閣說不過皇帝,也抗拒不了皇帝的意志,當然國子監肯定也抗拒不了,但是如果學生群情激奮,皇帝或多或少也要考慮一下影響。
至於這影響之餘會如何,內閣不去想,也不願意去想,伺候嘉靖帝這位爺已經讓內閣心力交瘁,哪裡還有心思去管別的亂七八糟的破事。
正如內閣想象的那樣,告示一出,整個國子監炸了!
就好像是一枚重磅炸彈扔進了人堆,頓時腥風血雨,血肉橫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