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後世,朱厚照和朱厚煒兩兄弟就是老師眼中典型的問題學生,老大朱厚照對治國之道沒有興趣,對四書五經同樣深惡痛絕,每日裡只喜歡舞刀弄槍,讓大儒教授們頭疼欲裂。
至於朱厚煒,這傢伙喜歡匠作,整日不務正業,對讀書同樣是不上心的很,不過好在是皇次子,註定只能成為藩王的,有沒有文采倒不是什麼大事,不學無術的藩王倒也不至於壞到腳底流膿,那麼對社稷和地方而言,就更算不上壞事。
總之,在弘治朝,那些滿腹才學,兢兢業業想要教導兩位皇子成才的大儒們,表面是無奈的,而內心則是絕望的……
如果說朱厚照和朱厚煒是大號,那麼大儒們肯定覺得這兩個大號已經徹底練廢了,練廢了大號沒關係,他們可以練小號,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而這還不是關鍵因素,關鍵原因是來自儒家的危機感!
嘉靖帝大興文教,這對於天下人而言肯定是好事,但是對於儒家而言肯定不是好事,任何一位儒家官員都極其擔心雜學一旦興起會威脅到儒家的霸主地位。
想要改變嘉靖帝,基本上沒有任何大儒還心存奢望,但是以後呢?
理論上來說,嘉靖帝的每一位子嗣將來都有繼承大統的可能,這就好像本來註定不可能坐上皇位的朱厚煒現在成為帝君一樣。
想想看,如果不是朱厚照跑了,朱厚煒這輩子都只能在湖州做他的藩王,如果正德皇帝有子嗣,那麼就算朱厚照跑了,群臣也不會接受朱厚煒坐上皇位,畢竟小孩當皇帝,對於官員而言,肯定利大於弊!
當然,現在說這些毫無意義,掌控了軍隊的嘉靖帝皇位坐的極穩,也不可能給官員們機會,更何況本身就沒機會?
難不成把皇帝弄死,迎外藩入主?
可以肯定,這種想法不管是朝堂上的官員還是天下計程車紳、勳貴和宗室,都肯定有過這一設想,他們甚至能感受到皇帝的防範之心!
嘉靖帝聰明絕頂,玩弄朝堂於股掌之間,整治勳貴和宗室毫不手軟,他能不知道很多人巴不得他死於非命?
他知道!所以原本被滲透的如同篩子一樣的皇宮在嘉靖帝繼位之初就經歷了數輪清洗,宿衛皇宮的禁軍也徹底被新軍所取代,如今的皇宮就是一座密不透風的深宅,已然徹底絕了來自宮外窺視的目光!
帝王心術能到這等地步,也只能讓滿朝上下感嘆,有些人生來就是當皇帝的料,而有些人比如朱厚照同志,他生來就不是做皇帝的料……
這也讓那些曾經覺得正德皇帝不似人君的官員,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懷念起朱厚照的好來了……
只可惜如今天位已定,就算朱厚照還朝,他也只能是戰王!
懷著對嘉靖帝深深的戒心,幾乎所有的朝臣外加翰林院的翰林們都將目光瞄向了嘉靖帝的皇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