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官僚,楊一清在官場上打滾了一輩子,官場上的汙穢他比誰都清楚,讓工部督造任何建築,工部官員要是不從中貪墨掉三四成,那除非日夜顛倒,乾坤混亂……
當然,這絕對不是說工部的官員從上到下都是一群貪官汙吏,事實上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官員貪墨,自古至今都沒有斷絕過,皇帝要高薪養廉,在楊一清看來純粹就是白費心思,不過這種事他不可能質疑,否則得被口水噴成篩子。
對於內閣來說,嘉靖帝是從骨子裡面不信任官員的,但嘉靖帝是個絕頂聰明的皇帝,他知道如何避重就輕,更知道如何跟外朝官員做鬥爭。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嘉靖帝抓軍權和財權卻不限制官員自身的權利,如此一來,天下官員就如同溫水裡面的青蛙,儘管難受卻不是無法忍受。
滿朝上下最難受的是六科十三道的御史言官,在大明言官風聞奏事,不管彈劾誰,不管對還是不對,他們都能不管不顧的衝上去狂噴,因為噴的是政治資歷!
所以言官才位卑而權重,甚至有給個侍郎都不換的說法,因為就連各部尚書都不會對各科的給事中假以顏色,言官也成為攀升青雲路最快捷的官位之一。
然而在嘉靖朝,言官算是徹底栽了,因為嘉靖帝採取的是不爭不辯,完全無視言官訴求的態度,言官上的摺子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一概不理,你在大殿上開噴,不管你噴什麼,嘉靖帝都當沒聽見……
皇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要靠文官去治理天下,而官員同樣需要皇帝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訴求,兩者之間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現在皇帝把言官當成屁,言官豈能不絕望,現如今的情況是翰林出了翰林院以後不想成為言官,而言官已經開始積極的謀求外放或者準備升官,進而脫離言官這個群體了……
現在皇帝提出皇家和戶部加工部進行一次賭約,很顯然就是明確的告訴他楊一清,指望工部督修官道,最後肯定是貪腐橫行,屆時會如何?
以皇帝懲大貪放小貪的性子,估計又有一批官員的人頭要成為祭品。
但是皇帝明知道後果如何?為什麼要這麼做?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其實還可以說仁不掌國,然而官員都希望自己伺候的皇帝是宋仁宗,因為只有宋仁宗那樣仁慈的皇帝,才是文人的盛世。
如洪武大帝那樣讓百官上朝如同上刑場的皇帝,肯定不是官員心目中的聖君,但是洪武帝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河山,官員就算再不喜歡,也無法否定洪武皇帝的功績。
“如果朕說這菸草能產生的利潤足以修遍大明天下所有的道路,楊愛卿可信?”
楊一清啞口無言,我信你個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