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士子看著中年人臉上露出憨憨的笑容,心裡面卻在感嘆不已。
當初天子派錦衣衛指揮使錢寧以雷霆之勢掀翻江南鹽業,數百官員人頭落地,數位頂尖大鹽商家破人亡,這件事在民間引起軒然大波。
尤其是士林,說的十有八九都是今上狠辣,恐非賢君一類的話,青衫士子自己也參與過討論,認定今上為了銀子已然無所不用其極。
卻沒想到區區一個新鹽政卻讓尋常百姓如此讚譽,他錯了嗎?
不,青衫士子認為自己沒錯,要錯,錯的也是這個世道。
圍觀的百姓還在七嘴八舌的討論興學,而此刻王守仁正在南京戶部內好整以暇的喝著茶。
南京乃是前都,什麼皇宮、六部、各個衙門一應俱全,內閣和皇帝除外,這些官衙的官員實權和北京官員比起來要差的太多,在南京做官,要麼是過渡要麼就是養老。
在南京城說話能算話的,正常情況有三個地方,一個是應天府,這是地方實權衙門,而且掌管巡防營。
第二個地方是魏國公府,也就是中山王徐達之後,魏國公府在緊急時刻擁有調集南直隸各衛所戰兵的特權,什麼是緊急時刻?
諸如叛亂,倭寇等等……
第三個則是鎮守太監!
別看是閹人,但人家在南直隸的地位也就比北京司禮監和御馬監的大檔稍微差點罷了。
除此之外,其餘的如工部、兵部、禮部,什麼都察院都形同虛設,也就戶部稍微好些。
原因倒也簡單,因為戶部管的是南直隸稅收,南直隸所有收上來的稅都交到南京戶部,核算截留之後,送往北京。
在大明,南直隸幾乎承擔了整整三成的賦稅!
王守仁身為從三品巡學使,奉旨意督辦天下學事,權柄看起來很大,但也要分場合。
比如在這南京戶部,哪怕南京戶部尚書地位遠不及北京的戶部尚書,可兩京的尚書是平級的,簡單點說就是官比王守仁要大。
當然官大不大無所謂,大不了繞道走,但是沒辦法,要督辦天下學事,就得要銀子還要地方官府配合,否則必然寸步難行。
王守仁來戶部就是要銀子來了,這一坐就是大半個時辰,茶水直接喝到了沒味。
沒有半點新意的下馬威罷了,王守仁絲毫不在意,天下興學,乃天子意志,可不是區區一個南京戶部尚書就能阻擾的了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