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吃空餉更是普遍現象,就拿九邊之一的大同為例,大同總兵麾下戰兵兩萬,可實際上萬五都不到,真正能戰的或許就只有五千甚至更少,也就是說原本的大同邊軍上下吃了五千空餉,喝了一萬五戰兵的兵血。
這是常態,朝廷諸臣也心知肚明,不過誰也不會多事,畢竟邊軍的存在是鎮守,是為了防止蠻夷入侵,說白了就是還要靠人家打仗,你把將領裁撤掉了以後,換上去的還是一個德性有什麼意思?
但是神策軍不一樣,神策軍編制十萬,按照慣例,朝廷不會去管被吃了多少空餉喝了多少兵血,既然編制是十萬,那麼朝廷就撥十萬兩銀子的軍餉,一年也就是一百二十萬兩。
至於什麼伍長、小旗、百戶、千戶這些中底層武夫每月應該拿多少朝廷也不管,還有就是糧食,糧食有屯田,還有定期輸送過去的軍糧,這些也都不在朝廷的考慮範圍之內,銀子給足了,讓你貪,你還要這個要那個,當戶部是善堂?
這是大明軍隊的普遍現象,可神策軍卻是實打實的,在神策軍沒有空餉和兵血這一說法,更不存在家丁。
按照神策軍的軍法條例,將領吃空餉、喝兵血、剋扣軍餉、蓄養家丁等等輕者革職,重者下獄問罪待斬!
可以說神策軍就是大明軍隊中的異類,怎麼看都格格不入的很,但是讓天子不惜血本整編出來的神策軍,其戰鬥力有待驗證,可訓練卻是天下軍隊當中最艱苦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臣以為,京師有京直二十六衛拱衛,根本無需神策軍這樣的強軍鎮守,而且就算神策軍的軍餉和用度由戶部撥給,只要鹽政所得歸於戶部,也無不可。”
楊一清的算盤打的很精,新鹽政只要不出岔子,一年能有兩千五百萬兩左右的收穫,而且還是固定的,而神策軍的開支不過兩百多萬兩罷了。
幾位閣臣不約而同的點頭,很顯然非常贊同楊一清的提議。
“楊首輔曾經和朕說過,大明弊政之一是屯兵,既是弊政是否要改?”
楊廷和鬱悶,這話他確實說過,他還說過錦衣衛和廠衛也是,天子為何不提?
“大明屯兵早已經腐朽不堪,最可笑的是軍戶的兒子就只能是軍戶,匠戶的子孫世世代代只能是匠人,簡直滑天下之稽……”
“陛下,此乃祖制!”
朱厚煒目光如炬般看向楊廷和道:“錦衣衛、屯兵也是祖制,而首輔卻說這是弊政,怎麼錦衣衛能裁撤,屯兵之政能改之,戶籍之政就不能動?”
楊廷和搖頭道:“非是不能,而是無需……”
7017k